张希孟思忖再三,陆洲这小子是个人才,必须留在身边,万一以后他跑出去了,躲在哪个角落里天天研究怎么画假钞,那可坏事了。
至于现在吗?
张希孟想了又想,干脆用个笨办法吧!
弄个粮食银行!
凡是往粮食银行存粮食的百姓,就能拿到一本存折,上面写着存了多少粮食。
如果老百姓想要购买东西,就可以拿着存折到市场这边,兑换相应的票……比如你要买猪肉,一斤猪肉,需要五斤粮食。
这边划掉了五斤粮,你就就可以得到一斤的肉票,去市面上买肉。
但是注意啊,这个肉票是有期限的,三天不买,就作废了。
毕竟不是谁都能像陆洲这样,随随便便就画出来一张肉票的。
三天的时间,想要造假,难度很大。
而且这东西又是指定用途的,肉票买不了布,布票也买不了瓷器,造假的可能一下子把压到了最低。
但与此同时,交易也变得非常麻烦。
不光买东西的,需要兑换各种票,卖东西的小贩,在忙碌一天之后,也要把挣到的票,换成粮食,存入自己的存折里。
说实话,也就比以物易物强一点,而且强的很有限。不用再背着沉重的粮食,也不用担心粮食的成色好坏,仅此而已。
为了吸引百姓存粮食,张希孟甚至提出了存粮有息的概念,比如存入一百斤粮食,计入存折的就是一百一十斤。
张希孟也想一步到位,弄出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纸币……但是条件不允许啊,元廷滥发宝钞、变钞,已经让纸币臭名昭著。老百姓的信心荡然无存。
如今老朱的手上,也没有那么多金银铜,没法发行金属货币。
可偏偏还想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集中财力物力,发展生产,除了搞粮本位,还能有别的办法吗?
这套方法只能是一个过度办法,用个一两年,或者三五年,等情况好起来,再废掉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