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不时的发生当地汉人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但是中华帝国政府在应对这种冲突的时候,采取了不偏不倚的态度。使得冲突的次数越来越少,规模越来越小。
当然这里面还有大量物资进入这些地方的功劳。
在灭了张献忠以及那些反对中华帝国的土地政策的土司首领之后,这些地区相对安定了下来,萧明乾也逐渐的向中华帝国的商人们开放了这些地带的经商权利。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量的商品疯狂的涌入这些地带。粮食,食盐,铁器,衣物等等这些日常用品的廉价,使得当地百姓们的生活好了太多。而那些富裕人家更是慢慢的置办起了一些奢侈品。
安定的生活,已经中华帝国大军雷厉风行的镇压手段,让当地人的叛乱越来越少。当地的治安也越来越好。
而中华帝国政府致力于消除民族差异,在日常生活中绝口不提民族之别,并且全部以中华帝国百姓称之。公正的态度,使得那些少数民族的百姓逐渐的认可中华帝国,也让他们逐渐的在学校汉文化过程中,将那种民族标签逐渐消除。
百年之后,除了少数几个大族之外,整个东南地带的百姓基本上没有了民族之别,全部都以中华帝国百姓自居。
当然,受惠不可能仅仅是东南的百姓。中原地带是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地区。要想将其变成台湾那样繁荣,它的重新建设就不可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
所以萧明乾在年底的政府大会上,公布了一份中原重建计划。
在其后的十年内,中华帝国将会拿出二十亿元的财政收入,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包括教育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河大江的治理工程,大型的基础工业建设等等。
同时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到这些建设中来,凡是进入大明各地办厂的工商业者,其给予五年半税的奖励。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