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死,使得那些还听从他调动,坚持抵抗的军将也有了投降的想法。虽然满桂等少数几个将领坚决抵抗,但那已经不是大部分人的选择了。
大凌河堡混乱了数个小时,直到凌晨才逐渐的平静了下来。
在这数个小时里,上演了无数的人性或丑陋,或挣扎,或忠贞不二的大戏,让人看得是眼花缭乱。
三十多万大军,坚持抵抗的只有三万多人,其他的人即使刚开始有抵抗的想法,但是最终还是投降了。孙承宗,满桂,黑云龙等六名明将死了,其他的大部分投降,少数几个被活捉。
那些投降的明军,最终被分成了数百个小部分分别看押,而那些军官,秦可仁以自己没有权利对他们的前途做出决定为由,好吃好喝的将他们供了起来。
看着那些因为吃上了大米饭和肉之后,露出了满意幸福的笑容的明军士卒,秦可仁并没有因此而对他们报以蔑视的态度。因为政权都不能奢求百姓们能够在生存都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还为他卖命。
或许在这个政权的初期,百姓还能够因为未来的希望而暂时的为它拼死奋斗,但是在数百年的奴役之后,百姓会对这样的政权彻底的失去期盼,从而将它在心目中的地位降低到连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都不如的地步。
这些东西,在台湾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共识,但是大明君臣依然认为,百姓是可以随意盘剥的,只要喊一喊口号,就能有万民为大明江山效死。
事实却是,百姓已经对他们的口号彻底的麻木了。只要有那个势力能够给他们一碗饭,他们便能够为那个势力效力,就算是那些造反的势力。
待一切初定之后,秦可仁等人进入城中,搜寻孙承宗的身影,最终在投降的军将的指引下,得到了孙承宗的尸体。
对于这位老将军,秦可仁等人心中是敬佩万分的,当即命人以极高的规格将其尸体收敛,连同满桂等人的尸体一起建立了一个临时的忠烈堂,将他们供奉在了大凌河堡。
这不是政客的作秀,是台湾军队上下对这些忠贞之士的敬重。虽然他们是处在台湾对立面的,但是他们的忠烈是能够征服所有人的。
更何况,台湾上下也是华夏儿女,对他们在此之前的为护卫华夏大地而做出的牺牲更是钦佩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