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三年年底,吴荣堂三年丁忧时限到达,但是已经意识到形势即将恶化的叶向高让他继续呆在家里,不要急着出来为官,待过一段时间看看局势再说。
这一等待,便是四年的时间。这些年里,他花费大量的钱财,派人前往大明沿海各省四周收集关于台湾从大明移民的资料。特别是后几年,他还亲身前往江北各省收集资料,亲身体察台湾在沿海各省的所作所为。收集到的资料越多,吴荣堂就越是惊骇非常。
从万历四十年开始,到天启六年年末,台湾从大明移民如数竟然不低于六百万人。而这还只是他收集到的资料,现实上台湾这十五年的时间里,总计从大明移民六百二十一万人有余。而且这还只是正常的移民,遍布大明各地的育儿所这类的组织,总计挽救了多大一百一十八万七千多的女婴。
也就是说,这十五年来,台湾从大明总移民总数达到了七百四十万人。这么庞大的移民数量,让吴荣堂惊骇的无以复加,同时又感到台湾已经成为了大明最大的潜在要挟。
不过,现在他根本无力改为朝廷的政策,为此他曾痛苦的仰天大叫。这个时候,他已经初步从简单的对台湾的痛恨,转变为对大明的未来的担心。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成长为一名相对合格的政客。
但是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从天启七年年初开始,他把他所调查到的结果散布了出去。而这个时候,出乎他意料的是,以前的那种似乎无处不在的阻碍突然间消失了一般。
不需太过花费心思,他的这些资料就慢慢的在大明的士人阶层开始大规模的传播。
一下子,大明朝的士人们能够说是群情激奋啊最少六百万的人口被台湾给弄了出去,这样的事情只需稍微有些头脑的人便知道是个多么严峻的事情。
一时间无数的请求再次加强海禁的奏折如雪片一般,疯狂的飞向朝廷。但是同时也有无数的反对海禁的奏折也飞向朝廷,而这一次发出这些奏折的官员都是拥有强大的财力支持的商业集团的代表。
口水仗,充斥着整个朝堂,虽然东林集团暂时性的倒了,但是即便是魏忠贤集团内部也有不少的官员赞同海禁,所以这一次,即便是魏忠贤也无法阻止。坚持要禁海的一方认为:只有实行严格的海禁才能够将台湾从大明移民的事情给完全断绝,才能够让台湾不再成为大明的危害。
而反对海禁的一方,则认为大明同台湾的贸易养活了大明沿海的众多的百姓,如果贸然进行海禁,那么不可避免的,将会在大明的沿海各省形成一场巨大的危机。这一次,他们举出了一个比较细致的数据。如果实行海禁,大明的沿海各省将会有接近百万的人口得到饭碗。这样的后果由谁来负?
不管是那一方,都说服不了对方,所以这措施也一时半会拿不出来。所以口水仗还在不停的打着,但是这个时候,又一件事情的使得这场口水仗暂时的停了下来。天启皇帝朱由校病重了,重得连他最喜爱的木匠活和那辆特制的全身镶金的自行车都无法顾及了。
魏忠贤这个时候再也顾不得什么台湾了周的寻找良医神医来为天启皇帝治病,以至特地从台湾购买了不少成药。不过,不知是不是天启皇帝的寿元到了,还是宫廷之中真的有些说不清的事情,天启皇帝的身体一直无法好起来。
四百二十五章大明对台湾的警惕
四百二十五章大明对台湾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