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在J-7和J-8系列战斗机陆续开始研制装备时,空军自知这些国产版米格-21或改型的性能,
更知道他们不足以满足新世纪的国防要求,
因此力图发展一种能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看齐的先进战斗机,于是有了著名的J-9项目。
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界的一次大胆尝试。
J-9具有鸭翼、大三角翼等多个突破性设计方案,设计思想上接近世界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平的,
如果能够成功,
将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次巨大飞跃。
然而该型号的指标设置得过高,脱离国内科研生产实力的实际水平。特别是配套的涡扇发动机——
涡扇-6发动机。
该型发动机经过20多年的艰难曲折的研制道路,
花费了1亿多元的研制费,,虽然已于1982年通过地面台架24小时的飞行前合格试验,
但终因研制周期拖得太长,
技术性能指标显得落后,飞机型号下马失去使用对象,而形成“停止投资,总结经验”的历史结局。
J-9下马了,但军队的现实需求仍然存在
于是1984年J-10正式立项,
成飞在具体方案研究上,确立了符合世界第三代战斗机潮流的整体设计思想和气动布局,
同时充分运用国内前期预研攻关和大量的技术储备,
推行符合世界潮流的设计思想和和技术管理方法,制定了全机各系统自上而下进行综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