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赛洛斯就迫不及待的离开了。很快,仅仅过了半个小时,萨尔利德亲王就跟着赛洛斯来了。
到离开时,已经是12点,聊了两个多小时。
在聊天中卫雄表现出了自己对阿拉伯人的好感,允诺了两点,首先是将积极为科威特游说。
在战争发动之前,
卫雄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游说各国政要,加大对伊拉克的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施压力度。
尽量促使伊拉克主动撤军。
若是这能如此,那无疑是最好的结局,科威特能顺利复国,损失的不过是一些经济方面的。
而且美国也没有理由在中东驻军。
其次,卫雄愿意在战后以贷款或是直接投资的方式参与到科威特的战后重建,让科威特能尽快恢复。
现在科威特各大城市的破坏并不严重。
主要是因为伊拉克进军的速度太快。但如果伊拉克不主动撤军,联军将对伊军进行大规模轰炸。
到那时破坏必然很严重。
再加上战争前后,大量国内和国际资本的逃离,必然给战后科威特经济的恢复带来很大挑战。
当然,科威特石油资源丰富,资金貌似不缺。
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遇到经济危机时会大量动用外汇储备,因为外汇储备一旦告急,
离经济奔溃也就不远了。
萨尔利德亲王能当上国防部副大臣自然能想到这些。
因此对于卫雄愿意参与到科威特的战后重建,萨尔利德亲王非常高兴,一再向卫雄表示感谢。
如果能得到卫雄的大力支持,科威特的战后重建将不再是问题。
除这两点承诺,卫雄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和汇报,只表示这是他作为一个阿拉伯人的女婿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