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千骨》连载之前,《天天日报》的日销量在11万份左右,位列香港报纸销量前四。
除非有独家猛料,不然销量起伏不大。
但自从《花千骨》连载之后,销量就节节攀升,一个月前突破20万份,前几天更是突破了30万份。
成为香港销量最大的报纸。
这样的成长模式与当初的《明报》如出一撤,全赖金庸的一根笔杆,闯下了《明报》现在的江山。
此外,许多文学名家也公开表达了对《花千骨》的评价。
比如金庸,
他曾在《明报》刊登过一篇点评,核心有四局:平白的文字,流畅的记述,奇妙的构思、感人的爱情。
相比金庸的武侠,《花千骨》并没有太强的文学性。
可它讲了一个好故事。
恰好这个故事又被读者喜欢和接受,有这些就足够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文学家的。
“你说的倒也是。”卫雄端起茶喝了一口,笑了笑。
金庸也端起茶杯,待他把茶杯重新放下时,他突然跳跃性的说道:“有没有兴趣入股《明报》?”
卫雄楞了下。
今天是金庸约他的,他也没多想,之前他们一同品茶聊天过几次,没想到金庸突然来了这么一手。
他当然对《明报》有兴趣,相信金庸也应该很清楚。
“你知道的,只是我很好奇,你怎么突然改变注意了?”卫雄却是想起了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
当时他表现出了收购《明报》的想法,但被金庸婉拒了。
“《明报》是我几十年的心血,当然不能随便交给别人。”金庸一脸笑呵呵的,说得很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