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十五。”
“成交!”
陈新懒得再废话,直接从网上找来歼20不同角度的照片供钢镚参考。
很快,电脑屏幕上出现了钢镚建立的歼20骨架模型。
从棱形机头开始,整体式镀膜舱盖,主起落架,DSI鼓包进气道,上反鸭翼,拱形边条,外倾垂尾,锯齿边设计起落架舱门,上色之后,机身深为墨绿色涂装,远观近似于黑色。
接着,钢镚又在机头涂上了白色的2001编号,机翼和双垂尾则涂上中国空军的红五星八一军徽。
相比于陈新,钢镚的作品无论是在整体结构、色彩饱和度以及清晰度都要远远超过前者,更遑论速度了。如果不是亲眼看见钢镚的建模过程,陈新都要怀疑这根本就是一张歼20近距离拍摄的高清照片。
陈新想了想,让钢镚把从雷达罩中伸出的空速管移到机头顶部,然后将主弹仓和侧弹仓打开,里面分别挂上PL9近距格斗导弹和PL12中距空对空导弹,这样,其他人应该不会认为这是照片了吧。
至于背景,由于没有了参考,钢镚无法独立完成,陈新只好将自己脑海中构建haode画面描述给钢镚听,钢镚的理解能力很强,两者配合默契,很快就搞定了,一看时间,还不到二十分钟。
当陈新截取静帧画面后,出现在他面前的是连他自己都为之惊叹的作品。
镜头对准的是歼20正面,微微xiangshang,可以看到鸭翼、棱形机头和水泡状的舱盖,舱盖内部还有一抹亮绿,那是衍射屏显,再往后,隐约可见飞行员墨绿色的头盔以及闪亮的红五星。
机头遮住了后面小半个橘红色的落日,天空呈深蓝色,再加上尖锐的鸭翼以及机身部隐约可见的空对空导弹,整个机身仿佛张满的弓箭,蓄势待发,看上去霸气外露,科技感十足。
陈新满意地点点头,这算是他从事军事CG工作这么长时间以来看过的最令人惊艳的一幅作品,只是可惜不是自己亲自动手,多多少少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陈新将图片打包加密,通过电子邮件发到《兵器》杂志的专用邮箱。
没过十分钟,电话铃声再次响起,陈新按下接听,电话那头传来老胡满是惊叹的声音:“陈新,我靠!你小子怎么做到的?这绝对是大师级作品,简直不可思议,如果不是空速管和导弹,我都怀疑这是不是近距离拍摄的歼20照片了。”
陈新haha笑道:“怎么样?能不能上封面?”
以前陈新投稿《兵器》、三大知识(《舰船知识》、《航空知识》、《兵器知识》)、《兵工科技》之类的杂志,一般只能上封底或者扉页,杂志封面通常直接上武器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