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扯这些了,你把你想的方案跟我说说,”谭纶扯了下闲篇,精神回来了,“别给我应付了事啊。”
“那怎么会,哥交代的任务,我一定保证圆满完成,”施可中从衣服里拿出一个文件夹,把东西递给谭纶,“这就是了。”
谭纶一打开,瞧着抬头打印着《新克旗对俄出口线路分析》:“还挺正规。”
“呵,以前在海关时写习惯了,”施可中憨笑道,“都是被逼的。”
“你还在海关待过?怎么老九以前没跟我提?”谭纶边看边问。
“九爷都不大清楚,我就待了四五个月,后来想着给家里老爷子添麻烦,就出来干公司了,”施可中笑说,“这些都是那时学会的公文体。”
谭纶微微一笑,就看下去。
施可中到底是搞过对俄贸易的,清关环节写得特别清楚,当然,这是不必要的,只是给谭纶一个参考。新克旗要做对俄贸易,一把手自是要清楚流程,但具体的事就做一个指导,引导企业去做就行了。
俄国那边和谭纶认知中的一样,现在还是以灰清为主,前生也是在06年才开始打击灰清的,但打击的不够彻底,最终还是要做外贸的来买单。
办事效率也极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跟撒哈拉以南除南非外的非洲国家没两样,当然,不发达的国家几乎都存在这种问题。
吃拿卡要,匪类横行,就是美国都不能完全杜绝,只是相对好些。
按施可中的法子,倒是不用过蒙古国,走满都里,先期要由新克旗和赤塔市建立友好城市,再想办法拿到赤塔市的优惠待遇,再就要跟赤塔达成贸易互换的协议,用服装或是别轻工产品换资源。
这样合约要是能签下来,就能保证在几年内出口不成问题,这边的工厂也能安排好生产,再下来其它的出口,就是民间交易了。
想得很美好,现实操作起来怕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谭纶刚要开口,电话就响了,一看墙上的挂钟,都夜里十点了。
接起电话却是余海滨的声音:“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