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循打来的电话,这倒有些怪了。自打武中谷下去后,他跟常存孝走得近,跟他的关系就冷下来。再过几月,等他下来一年整后,就要调回省团委重新安排。谭纶也懒得跟他折腾,得罪王震林犯不上。就保持着表面上的和睦。
但出事不找常存孝找他,那就有点怪了,除非事情闹得很大已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唐知秋又回科察去了,可这又不是伊力那边第一次过来收奶,怎么会突然不合格?
……
几个定居点都有奶站,装上了快爪二号,挤奶出奶都很方便,奶牛每天被挤后,就会存在奶罐中,每天伊力的奶罐车都会来收。自从县里主导让部分有意的牧民养上牛奶后,从没出过错。
畜科园这边就有个定居点,由于靠着园区,奶站就在园区靠外的地方。每天都能看到络绎不绝赶过来挤奶的牧民,现在他们都有了新的称呼,叫奶农。
这份收入绝对要靠着单纯养羊要高得多,现在畜科园和县里又教他们科学养羊法,其实就是圈养,这法子一用上来,羊长得也比放养的要快,眼看这年才刚开头,却能想象到,到年尾的时候,收入绝对要翻两倍以上。
谁知这天跑来挤奶,奶站的人就说是伊力那边对奶质不满,说是不收了。
那些奶农一年前还是在草原上放牧的牧民,这性格都直得很,当下就问怎么不收。
那奶站的人就朝站在一旁抽烟的人说:“你们问他去。”
那男的是伊力派来收奶的收奶员,模样长得跟鼠类差不多,听奶站的人一说,眼睛就斜过来:“问什么?有什么好问的,奶质下降达不到标准,自然就不能收了。”
“那我们每天一头奶牛几十公斤的奶怎么办?”有牧民就问。
“倒掉,还能怎么办?”收奶员冷笑说。
当下那些奶农就犯愁起来,这按收购价格来算,一斤奶块到.块,平均算起来是块,几十公斤奶就是上百块,那每个奶农养的不止一头奶牛,这要算起来,一个月最多的要损失十来万了。
这奶质的问题不外乎是PH值、蛋白质、干物质这三大标准,而收奶也是根据品质的高下给的钱也不同。
但大家养的这批奶牛都是由县里委托畜科园从各地收来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品质上是没有半点问题的,至少他们喝起来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