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到四层热后下入山姜,藤葱和甘草,这些都是一路在哈尔斯山上找到的食材,此时正好都用上。
倒入骨汤,加入火腿花和酱油膏,方糖冰糖和黄酒果后旺火烧开,撇尽浮沫,用文火上煮三个小时至耙软为止。
在此期间,游乐又上去将已经蒸好的酱汁熊肉切成大块,抽掉巨大竹,让上面的肉块一股脑的掉入石锅中。
蒸只是为了让酱汁熊体内的酱汁由内到外的散发出来。
而煮,则是为了让几种食材炖煮的汤汁替换掉熊肉中的水分,从而让滋味进入肉中。
可能是提前蒸的时间比较长了,熊肉下锅后没一会就散发出一阵诱人的香味。
坐在石锅上,游乐用签扎出一大块熊肉来,蒸煮过后,此时的熊肉,肉质带着一股明亮的红棕色。
带有淡淡的烟熏香味的火腿花融化在汤汁中,混合着巨大竹嫩芽上的鲜味和清香的竹味给予了熊肉新的香味。
咬在口中,本来坚韧的纤维被煮的软烂,嚼在口中,和牛肉的口感很是接近。
香气四溢,口感软烂又不失嚼劲,表皮的酱汁进入汤中,然后携带着新的香味和鲜味又重新归来。
浓郁的酱汁味是煮熊肉中的主打味道,赋予肉质味道的同时让锅中的汤都美味起来。
吃上一口酱汁熊肉再喝上一口汤,那种好像口中包含了整片森林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不停的吃吃喝喝,游乐在吃光肉后拍了拍肚子,汤在煮一会,先把下面的熊掌吃了。
颠颠的跑下去,现在的游乐就像是一只掉进米缸里的小老鼠一样,忙活的不亦乐乎。
大锅中的熊掌在游乐吃肉的过程里已经被煮的耙软,颤巍巍的表面轻轻一碰就和布丁一样弹起。
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软糯甘甜是第一感觉,肥美醇厚是第二感觉,温和鲜香是第三感觉。
就算没有带有那顶级的酱汁味道,熊掌上带有的丰富的脂肪和胶原蛋白也能给人带来一种极好的味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