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同庆寺大殿的辩经活动从开始的那一天起就没停过。
精力远超常人的慧寂对于所有挑战者都来者不拒,一对一、一对十、甚至一对百的辩经大会他都举行过。
用慧寂自己的说法,自己修行佛法是为了自度,也是为了度人。
自身修行如饮水,冷暖只有自己知道,这并没有什么难的。
但想要度人,想要让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就必须从各方面让对方都心悦诚服才行。
而这就需要极其强大的辩才,以及机智百变的思维。
曾经有一位接受挑战的高僧对此嗤之以鼻。
因为就连传说中的佛祖——释迦牟尼都只有五百门徒,而其中得其精华者更是只有十人。
慧寂想要辩赢对手很简单,可要想让对手心悦诚服的认同他的观点,却无异于痴人说梦。
对此,慧寂只是淡淡的表示,自己从没想过一步登天、更没想过如佛祖一般普渡众生。
与自己辩法的千百人中,只要有十个人认同自己的观点,自己就算是成功的了。
而那些认同自己观点的人中,又有一个人愿意将这种观点传播出去,那么自己这一生都是成功的了。
佛祖释迦牟尼一生有五百门徒,就能让佛法广传天下。
而自己只需要其十分之一的数量,亦算是不枉此生了。
此番辩论之后,那位高僧顿时五体投地、心悦诚服,称自己愿意成为那位将慧寂思想传播出去的弘法门徒之一。
由此,慧寂的“小释迦”之名也随之传播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