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些惊讶的自语道:
“凡于我大楚有利者,皆可为论…
楚王好气魄啊!
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藏了。”
陆议神情坚定,在试卷的题目上写下《论势》二字。
寿春城的文试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考试持续了一上午,而先生们阅卷却整整持续了十天。
这些学子们的成绩分为甲榜、乙榜、丙榜三个榜单。
其中甲榜录取人数为二十人,皆是从三千名学子之中脱颖而出的饱学之士。
这些人的才能毋庸置疑,在袁术亲自面试后可以在大楚担任要职。
乙榜录取人数为三百人,这些人也是才学不凡,可以在袁术麾下众谋士的甄选后担任底层的官员。
丙榜的录取人数为一千人,这些人的才学与甲榜和乙榜的学子相差甚远,但是也有些才能和潜力。
袁术会把他们派到各个县城担任小吏,如果政绩优异也可以晋升。
楚王府内,主考官戏志才将文试的最终成绩放到了袁术面前:
“文试的成绩已经出来了,还请大王过目。
这批学子中着实有一些济世的大才,写出来的文章让忠都不得不叹服。”
“志才和诸位先生辛苦了。”
袁术说着翻开了记载着考生成绩的书卷,第一页正是甲榜上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