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出的院落中,正传出郎朗的读书声。
在院落内堂,有一座宽敞的书堂,一名穿着浅绿色锦袍的中年男子正站在高台上教下面的学子们读《论语》。
这名男子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皮肤白净,蓄着三缕长须。
他身上的儒生气质很重,看上去就是一名饱学之士。
此人姓张,名紘,字子纲,乃是当代名仕。
他随好友张昭南下避难于江东,此时正好隐居于皖城。
堂下坐着数名少年学子,也都是衣着不凡,看上去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
其中还有三名女子,这个时代能舍得让女子跟随名仕学习的,必然是大家闺秀。
这些少年少女们皆是口齿清晰,读书声声声入耳,让人听了觉得十分舒服。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又带着大家读了一段书之后,子纲先生对学子们问道:
“有那位学子可以解释一下孔子的这段话?”
子纲先生话音刚落,一名穿着白色布衣,身材修长的少年起身道:
“学生愿试言之!”
先生看到这名学子,顿时温和的笑道:
“又是子山第一个想到啊,那你就说说吧。
要是说的不好,吾可要用戒尺了。”
这名起身作答的学子姓步名骘,字子山,据说先祖乃是周代晋国大夫杨食,因其采邑为‘步’,因此以步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