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也不行,限时任务没有后悔的余地,袁术只能硬着头皮上。
正当袁术思考如何在一个时辰内完成任务的时候,蔡邕对他说道:
“公路,随为师到书房来。”
“是,师父。”袁术点点头,亦步亦趋的跟着蔡邕来到了书房。
蔡邕的这个书房比较奇特,前面是一个大书案,书案后是蔡邕的座位。
在他的正对面摆了四张小桌,每个小桌下面都有个座位。
袁术看着这个地方,与其说是书房,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私塾。
蔡邕坐在了主位上,示意袁术也找地方坐下。
待袁术坐定后,蔡邕方才说道:
“公路,你现在是我的弟子,也是我挚友之子,咱们都不是外人。你不妨跟为师说说,你这些年在洛阳城中的表现,是否有难言之隐?”
说实话,袁术能表现的如此混账,在蔡邕看来,是很让人费解的一件事。
袁术的父亲袁逢自不必说,为人宽厚笃诚,乃是大汉一等一的能臣,说是国之柱石也不为过。
他的母亲王氏也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
为何这两个人生下来的儿子能似袁术这般不堪,蔡邕心中也是好奇的很。
最好袁术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他也好因材施教。
袁术心道老头儿你这么问我,完成任务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据他看后世的史书所了解,这老头为人古板的很。
由于自身的才华非凡,经常觉得自己怀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