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古代的嫁妆问题,我一直想跟大家讨论讨论,但实在是没时间。今天文里再次提及,我就稍微说一点吧。
古代律法本就不大全面,对于嫁妆问题,律法上记载也不多,我找的资料也不是太齐全,但大致概念还是清晰的。嫁妆是女子私人财产,这话对也不对。
古代律法对女子的嫁妆是有一定保护的,这种保护在于:如果丈夫偷取妻子嫁妆,那么是要遭受谴责的,但要说惩罚也是没有的,毕竟以夫为天,女人都没户口,还谈什么权利?
而且宋朝律法明确规定,妻子的嫁妆其实是夫妻的共同财产,男人是可以处置妻子嫁妆的。男人分家的时候,叔伯是不可以分走妻子嫁妆,但对于夫妻名下的子女,不管是否亲生,都是有权利分走女子嫁妆的。
同样女子死后,嫁妆也是归夫家所有的,不存在嫁妆回归娘家的说法,这在宋律里面已明确了,但是如果妻子无子,妻子有权决定继承自己财产的嗣子人选。
不过我没找到古代律法中关于丈夫死后,妻子能否带着自己嫁妆改嫁的情况。我就只看到几个案列,比如宋代有妾室带着嫁妆改嫁,儿子没有跟庶母计较这种。还有寡妇带着巨额嫁妆另嫁显贵的事。
但这些都属于特例,本身这些人也属于特权阶级,都没法子作为广泛普遍的例子来看,就像金瓶梅中李瓶儿和孟玉楼都带着嫁妆嫁西门庆,这些前提就是西门庆本身够有权势吃绝户罢了。
同样填房在原配灵前行妾礼,这个规矩我一直很困惑,我本来以为是清朝流传开来规矩,但是后来翻了翻史书,并未找到这一明确记载。
清朝还有继妻身份比原配更高的,比如珍妃的老爹,原配是大臣女儿,继妻是亲王女儿,嘉庆帝的孙女。我就无法想象她会给原配行妾礼。魏晋隋唐时期更是,有些原配只是寒门,继妻是高门贵女,这些还能行妾礼?所以这规矩让我有点糊涂了。
同样官家庶女不能为妾这个规矩,我也挺困惑的,别的朝代我不清楚,反正唐朝就有明确几例官家女为妾的记载,都是记载在墓志铭上的。
如果大家有找到明确的史料,可以跟我说,这几条规矩我本身就挺糊涂的,所以一直也犹豫没跟大家说,今天有时间正好和大家讨论讨论。
感谢在2021-11-1008:27:27~2021-11-1110:31: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倾平貂、皮蛋妈妈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啵啵爱有钱10瓶;梦想成真6瓶;靠谱的小贝子5瓶;焦糖布丁?3瓶;一一2瓶;吃瓜的猹猹、中璇、阿喵的小火炉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手机用户请浏览八六中文网()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