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按照程序,这个竹简是要直接交到尸子和游子手里的,可是嬴渠梁要看,自然先给他看。
嬴渠梁拿起竹简,开始看了起来。
良久之后,嬴渠梁抬起头:“还行吧,你看看。”
甘宏接过了竹简,也拿着看了起来。
“哦,这个应该是道家的士子,第三题放弃了,不过第二题倒是文采不错啊,为何公子却只是说还行。”甘宏惊讶的看着嬴渠梁。
“文采是不错,可是他提出的治国方略是无为而治,不符合我秦国的国情,也只能看看文采了。”嬴渠梁不以为意的回答。
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所以在他眼中,文采这东西有什么用,就是看着舒服罢了,他要的是切切实实能让秦国富强起来的国策。
国策实用,就是文采再差,他也看的津津有味,国策不实用,就是文采再好,他也是味同嚼蜡。
好吧,甘宏默默的为这个士子感到悲哀,道家士子的文章一项以洒脱著称,观赏性很强,可是遇到嬴渠梁这个只在乎实用的主,也算得上是明珠暗投了。
“也不能这么说,无为而治这种治国方略,在一统天下之后,还是比较实用的,现在么,太早了一些。”
甘宏随意评价了一句,把书简给了黑林,黑林拿起书简,朝着尸子他们的房间走去。
或许受到那位道家士子的刺激,在他之后,又有许多士子开始交出自己写的书简,本来定了四个时辰的考试时间,不到两个时辰就结束了。
尸子和游子这时候的压力就大了,他们在房间里面一个个看着士子们的书简,然后还在书简上面写写画画,一刻也不停。
门外的那群士子考完之后,也不离开,只是默默的在那里等着自己的成绩。
“看着这群士子,我总算看到了秦国崛起的希望所在了。”嬴渠梁望着门外的那群士子,有些感慨。
“士子入秦,对于秦国来说绝对是好事,不过,秦国想要崛起,除了要靠那些士子外,还要靠众多的秦国国民才行。”甘宏提醒道。
“这我知道,不过,我们的政令如何才能传达到国民那里,还不是靠着各级官员,可是我们秦国的官员大部分都是贵族出生,世代为官,没有压力,太懈怠了,让这群士子去一去他们的暮气也好。”嬴渠梁对于这件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
又过了两个时辰,在屋子里伺候尸子和游子的黑林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