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渠梁的本事是他亲手带出来的,所以对于赢渠梁有多少本事,他自然知道。
在他看来,嬴渠梁果敢、坚毅、沉稳有大智,假以时日,成就是肯定会超过他的。
这也是他想百年之后立嬴渠梁为秦国国君而不是立勇武善战的赢虔为国君的原因。
不过,嬴渠梁的这番见解却高出他往日展现出来的水平。
以往,嬴渠梁虽然也看问题极为清楚,不过,限于他有限的军旅阅历,对于一些军事问题的大局观上面明显有些欠缺。
可是,今天的一番话,这种大局观,比起自己来已经是不遑多让了。
“公父,这是一位朋友的功劳。”嬴渠梁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自己的头。
因为他是秦国下一任国君的缘故,秦献公对于他一直以来都是严格要求。
一般来说,他就算做的再好,秦献公顶多就是点点头就算是表示赞许了。
可是这次秦献公却直接说了出来,让他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朋友,是什么样的朋友,居然有如此的见识。”秦献公问嬴渠梁。
“一个会孙子兵法的朋友。”嬴渠梁神秘的说道。
“孙子兵法。”秦献公嚯的一下站了起来,眼神似火一般的看着嬴渠梁。
不经历这个时代,真的无法想象这个时代知识的匮乏。
竹简刻画起来不方便就不提了,光知识的传播就已经卡住了大多数想要学习知识之人的脖子。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雕版印刷,想要获得知识,只能抄书。
可是抄书太浪费时间了,一般人都是选一本书,一章一章的拿着竹简刻的。
别说一本书的书简了,就是一本书一个章节的书简,给谁他都会像宝贝一样带回家中,收藏起来,准备传给后代。
孙子兵法,在这个时代属于书中霸主级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