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与魏忠贤的私交也在飞速的发展着。
魏忠贤一度想跟李春来拜把子,兄弟相称,但李春来思前想后,还是巧妙的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
谁敢跟九千岁拜把子?
魏朝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现在你跟这位爷拜了把子,倒是风光了,可,待他没几年便成了九千岁,你又如何自处?
魏忠贤对此有些失望,却也没有再纠结,很快也对李春来透了不少底。
到此时,他们此行的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了。
李春来虽是早就猜到他们此行过来,自己这边只是其一,矿监那边才是重中之重,可真正听魏忠贤把话说出来,心里还是长舒一口气。
这些大太监若再在沂源、莱芜呆上一些时日,鬼知道会再有什么幺蛾子。
在两人临行之前,李春来为两人举办了盛大的晚宴,感谢两位天使来沂源这山旮旯指导工作。
晚宴结束后,又给两人都备上了厚礼。
虽说因此花费了小三千两银子,但次日魏朝和魏忠贤临走时,那等笑意却不是作伪的。
一路把他们送到沂源北界碑,看着他们进去了青州地界,开始返回京城,杨德山也止不住松了一口气,低低道:“这些祖宗,总算是走了哇……”
李春来不由一笑,亲自把杨德山扶到马车上,关上了帘子道:“舅,这些时日,辛苦你了哇。”
杨德山心情骤然好了许多,老脸上不自禁便舒展开来,本来不想笑,却止不住的笑道:“将军,你这般说就客气了,咱们毕竟是一家人嘛……”
李春来笑笑也不再多话,只是给杨德山倒酒递糕点。
拿地这么顺利,包括后续事务和李春来的财务状态这么流畅,杨德山显然是功不可没。
这厮,随着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不好直接担当重任,但只要有个框架,明确了主路线,往里填充东西,他还是一把好手的。
返回沂源城的李府新宅,李春来招文师爷过来,仔细询问了下酒厂和兵器坊的基础建设状况和财物状况,刚想喘口气,去老宅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