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食物真的都很好吃,说真的,我在法国基本上吃不到这些新鲜的蔬菜,更别提像这样腌制的蔬菜了。”伊蕾尔由衷地感叹道。
事实上,法国直到15至16世纪期间在食物这方面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因新大陆的发现将许多美洲食品传入了欧洲,比如辣椒、土豆、玉米、番茄等等,进一步丰富了法餐的品种。
而玛丽·美的奇与亨利二世的结合使得先进而精致的意大利食品传入法国,比如意大利面、芦笋、罗勒、鼠尾草和马郁兰,当然还有意大利的甜品。
除食品外,美的奇王后带给法国的还有餐具的使用(尤其是叉子,在此之前法餐中根本就不使用叉子,沿袭了高卢人乃至中世纪的饮食习惯)。
比起嘤国佬那糟糕的“黑暗料理”包,法国菜还算是继承了意大利菜的部分精髓——讲究原汁原味。
17世纪后,法国菜不断的精益求精,并将以往的古典菜肴推向所谓的新菜烹调法,并相互运用,调制的方式讲究风味、天然****性、装饰和颜色的配合。
法国菜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含有许多地域性的传统菜肴。
法国北部畜牧业盛行,出产各式奶油和乳酪,南部则盛产橄榄、海鲜、大蒜、蔬果和香料。
“让我猜猜,你的早餐多半是黄油面包,午餐大概是土豆泥或者土豆饼,晚餐可能丰盛一点,有鱼汤和牡蛎,或者烤乳猪。”贾蓉说道。
没错,烤乳猪在法国也是传统大菜,但是也不是经常有机会吃到,一般只有宫廷宴会里才能见到烤乳猪,不过对于商人家庭出身的伊蕾尔来说,吃烤乳猪还真不叫个事,毕竟她老爹是做中间商的,法国这个阶段也是在追求“东方风格”的狂热期,甚至在当时的法国贵族之间,常常有人攀比自己收藏的东方瓷器有多少(17到18世纪的欧洲画作里也有所表现)。
所以,她作为海商之女,能吃的东西可比法国平民要丰富得多了。
由此可见,全世界的平民待遇都差不多。
帝都,神京城,明日庄。
贾蔷今日罕见的没有在四海一品做掌门人,他今天是专程来拜访一个人的,手里带着一捆书籍,作为拜会对方的礼物。
“杭先生可在?”贾蔷事先就递上过请帖,
杭世骏,自天熙时代以来最为著名的几位经学家之一,同时还是史学家、文学家、藏书家。
其人字大宗,号堇浦,别号智光居士、秦亭老民、春水老人、阿骏,室名道古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