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对贾蔷,形同亲父子,这是为何?
书中对贾蔷的介绍如下:
“原来这一个名唤
贾蔷,亦系宁府中之正派玄孙,父母早亡,从小儿跟着贾珍过活,如今长了十六岁,比贾蓉生的还风流俊俏。他弟兄二人最相亲厚,常相共处。”
这段话处处透露出一个不同寻常的信息:贾珍与贾蔷关系非同一般。
贾蔷不是贾珍的亲生儿子,贾蔷父母早亡,因此贾蔷自小跟着贾珍生活。
但在宁府,父母早亡的子弟一定不少,为何贾珍单单把贾蔷带在身边呢?
从书中透露的信息来看,贾蓉也喜欢和贾蔷相处,他们如亲弟兄一般。另外,贾蓉和贾蔷还一起捉弄个贾瑞,贾蔷见贾蓉的小舅子秦钟被欺负,还想办法替秦钟解围。可见,这两人关系不一般,而贾蓉也从不因父亲贾珍偏疼贾蔷就不满。
但令人疑惑不解的这段话:
“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专能造言诽谤主人,因此,不知又有了什么小人诟谇谣诼之词。贾珍想亦风闻得些口声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如今竟分与房舍,命贾蔷搬出宁府,自去立门户过活去了。”
宁府即使再人多口杂,喜欢造谣生事,按贾珍的地位和行事作风,即便被奴仆诽谤,也不难处置奴仆,或打或卖或罚,都是办法。
何以至于“风闻得些口声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如今竟分与房舍,命贾蔷搬出宁府,自去立门户过活”呢?
都说身正不怕影子斜,贾珍一定有不少把柄捏在奴才手里。
关于贾珍的作为,书里从第二回就透露出不少信息,贾珍的父亲因喜欢炼丹,于是让贾珍袭了官,“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已,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
既不读书,每天只“高乐不已”,那该是如何高乐呢?
故事发展到第七十五回,贾珍因居丧,因此不能游玩,也不能消遣,于是“无聊之极,便生了个破闷之法”,也就是想了个解闷的办法。
他白天请世家亲友们来习射,又找个借口,说只习射,不利于长进,因此立罚约,赌一件东西,才有助于勉励大家提高习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