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撒手而去,这一段也有隐写八十回后贾宝玉悬崖撒手一说。
封氏女儿丢了,丈夫去了,留下孤零零一人,只能脱赖母家生活,日常做一些针线活计帮衬着父母。
封氏闻得此信,哭个死去活来,只得与父亲商议,遣人各处访寻,哪讨音信?无奈何,少不得依靠着她父母度日。
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服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那封肃虽然日日抱怨,也无可奈何了。
封氏着墨不多,虽一二回连续出现,人物性格却没立起来。可终究是个良家妇人。
丈夫离去,靠母家勉强度日,做一个活寡妇。
此时封氏的遭遇,与后面薛宝钗的判词乃至经历应该大同小异。
贾宝玉走后,薛宝钗也同样过着孤寂清苦的生活。
很多人根据【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认为薛宝钗最后嫁给贾雨村显然是不对的。
这幅对联之前聊过,因为贾雨村的原因,林黛玉被迫远嫁,薛宝钗才得以嫁给贾宝玉。
所谓待时飞,是等待贾雨村出手的意思。
好女不二嫁,薛宝钗可以不喜欢她,但却绝不是二嫁之人。
别说宝钗,连甄士隐妻子封氏也没嫁人。曹雪芹通过甄士隐妻子封氏后半生的经历,提前隐喻暗示薛宝钗的余生。
封氏失去女儿,丈夫走后,丫头娇杏被贾雨村娶了去,给了两封银子最少也有一百两,礼物若干,如此俭省度日也够了。
贾雨村认为自己还了当年赠银恩情,虽然拍胸脯保证一定找回女儿英莲,到底没实现,哪怕葫芦案知道了英莲去向,也没告知。
可怜封氏在家苦等女儿消息,等的却是一个余生根本不可能等到的消息。
八十回后,香菱判词:致使香魂返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