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他走过来了,晴雯涂抹丹蔻、戴银镯的玉手,心儿就像捶鼓一样,嘭嘭嘭,嘭嘭嘭,谁想贾蓉很是奇怪地道:“晴雯,你是不是发烧了?”
“没……”
“噢,那把灯灭了罢,费油。”
他……他竟然二话不说就睡了,晴雯又庆幸,又有股小失落,难道他不满意了?小声道:“大爷,通房不是要……”
“睡吧,不用理会。”
五天后,贾蓉带着三春出游,在东府农庄上,一个来自山西大同的妇人吸引了贾蓉的注意。
大同,自明朝洪武二年(1369)左副将军常遇春攻取大同以后。
明朝将行政区划为省、府、州、县四级制,洪武七年(1374)改大同路为大同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
九年(1376)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大同府治大同县,辖浑源、应、朔、蔚四州,大同、怀仁、马邑、山阴、广灵、灵丘、广昌七县。
宣宁县并入大同县。明军事上实行卫所制,洪武四年(1371)置大同都卫沼白关城。洪武八年(1375)改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
洪武二十五年(1392)徙治大同。初领卫二十六,管辖范围:东至北京的居庸关;西起黄河转弯处的偏关,东西延绵千余千米,南北亦有数百千米。其范围之大,实属九边之首。
后领卫十四,有大同前卫、后卫、左卫、阳和、天成、威远、平鲁、云川、玉林、镇鲁、高山、宣德、东胜。
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公守冀北道,驻大同,嘉靖中移驻朔州。永乐六年(1408)置巡抚都御史。
永乐七年(1409)置大同镇,设镇守总兵官,为镇之最高指挥官。成化七年(1471)设巡抚。正德八年(1513)设总制,辖13卫所,823堡寨,307座墩台。
大同分4道,辖9路,驻军最多时达135778员,战马51654匹。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称……
因此,大同民风彪悍,男女皆为敢战之人,这些妇孺有一半都是从大同逃难来的……虽然实力弱小,不过有些确实是有真功夫的,贾蓉便希望从中挑选一些出来,将来替自己干一些看家护院的工作。
“贾蓉仔细一瞧,才发现她去掉了那日的狼狈,竟有如此丽色:
细致乌黑的长发,常常披于双肩之上,略显柔美,偶尔一根红头绳绑起自己的披肩长发时,便显出一种别样的英姿风采,突然就由成熟变得英武,让人心生喜爱怜惜之情,虽与其他妇人一般穿着粗布衣裳,却显得十分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