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进了厂子里面,别说钱父,连钱母和钱晴都十分震惊。
时间太紧,钱雨就只弄了两间大房子,八百多平的大院里,搭的最多的是草棚子。草棚子底下全是大锅,下面烧着热乎乎的火,甚至有人在穿着短袖下粉条,锅子边上站着人拿着竹竿等着,看下锅里的粉条好了就用细竹竿串起来,每一口大锅边上都有搭好的架子,湿粉条搭在上面,只等有工人过来把粉条拿走分到外面的地里去晾晒。
另一边最大的草棚子底下是两个粉浆池,还有在屋檐下放着数十个布兜子,每个兜子下面都放一个脸盆,接着从上面漏下来的粉浆水。
院子里的热火朝天一点都不逊于外面,工人们来来往往,脚上穿着胶鞋。
丁杰还在介绍:“现在每天都能出个几千斤粉条,就是晾晒这事太麻烦,粉条出来之后还要晾晒上冻过上几天完全干透才能往外卖。”
隔着一道门,钱晴也能看到另一边的田地里,已经搭起来了长长的晾衣绳一样的东西,湿粉条的杆子两边一绑,就能稳稳当当挂在中间。
正当一家人为这个厂子满心震撼的时候,钱雨一路小跑过来。
倩倩远远看见钱雨就扑上去,钱雨抱起女儿笑容满面。
“爸妈,你们怎么也来了?”
钱父咳嗽两声,现在再去追究大女儿什么离婚的事就有点底气不足了。毕竟,这么大的厂,这么多的货。
“我……我就是来看看你这边需要不需要帮忙……”
钱雨乐呵呵一笑:“都好着呢,前段时间人手不足就又招了点,现在完全忙的过来。”
钱父有点挫败,怎么感觉现在全家人就他一个挣的钱最少,小女儿就不说了,天生吃做生意这碗饭的,老婆现在卖辣椒酱经营小卖部也挣的不少,端看她今年对自己拿工资给老娘一句重话都不说就明白了。显然是已经看不上自己几十块的孝敬钱。
大女儿就更离谱,离婚才多久,怎么就变成女厂长了?
钱母缓了过来就皱着眉头问:“你这边厨房在哪儿啊?这么多人怎么吃饭呢?”
钱雨有点不好意思:“太忙了,就不自己做饭,让二桃姐家里做好送来的。”
“你们这不是有大锅?中午抽点时间自己下点粉条,蒸点米饭又不麻烦!”
丁杰在一边插嘴:“姑你别说了,这里面都没几个女的,个个手艺都差的要死,最开始做过两顿,那个难吃啊!”
钱母袖子一捋:“那中午别叫刘家送了,去买点材料我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