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王彦率众来投诚,相当于给赵瑾雪中送炭。
毕竟赵瑾任职河关长,也有朝廷分华雄兵权的意思在。这也让他和陇西太守等人都很难称兄道弟,融为一体的荣辱与共。
就算他当初与华雄共同平定巴郡板楯蛮之乱,也无法抵消权利分歧。
事实上,王国赌对了。
赵瑾得到降表后,第一时间就让人送去了长安。
董卓得知,大悦开怀。
他本来就是陇西人,与王国算是乡党!
而且王国挑选在关东诸侯兴兵讨伐的时候,送来归降之意,这对董卓把持朝政的功绩,是大有裨益的。
当即,就借此由头,对西北兵权进行调整。
先是大张旗鼓的宣扬王彦识大体归顺,直接授予校尉之职,归赵瑾节制。又撸掉华雄兼任的护羌校尉官职,转授给赵瑾,并且派遣朝廷使者持节来西凉,和赵瑾一直接手王彦的兵卒与势力范围,驻扎狄道。
而原先隶属护羌校尉麾下的杜默、庞德、戏忠等人,则是转为讨逆将军麾下。
并且正式任命尹奉为河关长。
此举相当于让赵瑾和张太守共治陇西郡,让华雄减官不失兵。
免得让华雄一系的兵马,会心生不满举兵与关东诸侯勾连。
当然了,这种调度肯定是损伤了华雄利益的。
因而,董卓也没有将互不相犯的希望,寄托在华雄能“识大体”的份上。
马上的,就将光禄大夫赵融,加侍中,转任汉安都护,进屯右扶风陈仓城,并且接手了皇甫郦的兵权。
安汉都护这个官职,前身是扶风都尉。
在去年年末的廷议中,朝廷以西凉叛乱屡屡骚扰关中三辅,便省去扶风都尉这个职权抵御不了羌乱的官职,改置都护,令统关中以西的诸多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