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突出的政绩,想被征调入朝为公卿光耀门楣的美好愿望,就太难实现了。
华雄听完了以后,便心道一声:天助我也!
他还在愁着,该怎么说服刘躬接受自己的好意,让姜叙在武都郡主事弓箭社的建立呢!
所以呢,等到了下辩县太守府,两人见面寒暄一阵后,华雄就将打好的腹稿仍出来。
先是扔了些高帽子,夸奖刘躬的施政仁德。然后就很谦虚的,以自己年齿尚轻为由,请刘躬这个上官,多多指点自己一些施政心得。
最后,又话锋一转,聊到奉诏令前来要粮秣军械一事。
还隐晦的提及了,自己被朝廷所遣前去牵制叛军,恐怕也会导致武都郡迎来叛军的刀兵,心有不安之下,就想着为武都郡建立弓箭社,绸缪于未雨时。
刘躬当即,就大悦开颜。
有大好名声而又谦虚的下官,总是令人心生好感的嘛。
尤其是,他知道弓箭社。
当年华雄的别部司马,就是依靠了弓箭社的措置被傅燮上表,让朝廷破例绶官的。
如今大汉朝烽火连绵,最能让天子和朝中百官看重的政绩,就是保境安民。若是他也沿设弓箭社,防备于未然,一个勤政的名声是手到擒来的。
到了调任之时,也能为入朝增添一份筹码不是?
刘躬心中转过百般念头,也允了华雄的提议。
然后,便可惜起华雄来。
朝廷的最新诏令,是一式三份,分别传给汉中太守、武都太守和华雄。
以为官多年的经验,他也了解华雄进退两难的困境。
踌躇了下,就问了一句,“狩元,对于牵制叛军,你有何计划?还有,除了筹备粮秣军械外,你还有需要本太守之处否?”
“不敢再劳烦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