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华雄竟然是夏育的弟子,征战本事可以上溯到段熲时,怎么能不眼前一亮呢!
尤其是,天子刘宏自幼也很穷,皇位是桓帝无子才让他捡到的。
所以呢,他看在华雄出身清寒,竟然有如此忠义,先杀贼寇为父母报仇,又不惜性命百骑就去夏育,心中大赞不已。
恰好,此时正是傅變得罪了中常侍赵忠,被赵忠在天子面前上眼药,说建议将傅變调去汉阳郡当太守。能说出“张常侍(张让)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话语的天子刘宏,怎么能拒绝“阿母”的话语呢?
他允了以后,又想起了华雄。
干脆就本着为傅燮加个助力,和为国储材、培养位良将的心思,大手一挥,就下诏令让华雄当个试用的西县县令。
朝中百官,对此是谏言了。
区区一个西凉兵革,未及弱冠的竖子,怎么能担任县令呢?
这不是儿戏吗?
再说了,衮衮诸公的子侄,白身的多了去了!
从雒阳排队到长安,都也轮不到一个边陲鄙夫啊!
不过呢,在行事乖张的天子刘宏眼里,朝中百官的谏言,还没有半个五铢钱重要。
大手一挥,就让诏令发出去了。
也对!
他对朝中百官一直都保持蔑视的。
曾经有宦官为搏他一乐,将狗戴进贤冠、穿朝服、佩绶带,送上了朝。他直接就拍掌大笑,赞道:“好一个狗官。“
连“士可杀不可辱”的原则都不放在眼里了,谏言又能算什么?
这些事情,是前来传达朝廷诏令的汉阳郡主薄杨会,对之前上官盖勋说的。
当盖勋也觉得天子这个诏令,十分诡异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