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珍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三姑奶奶这么做,不光是替女儿找个归宿,这里头或多或少还有些争锋相对的意思在里头。
“谁说不是呢,你三伯母不同意娶李贵姐,你二堂姐一直帮着出主意,或许那时候你三姑母就恨上她了吧,后来你二堂哥闹的凶了,你二堂姐就出主意说,实在不行,就纳进来做小。。。。。。”这么说着,柳氏感叹了句“都是表姐妹,有些事不好做绝的。”
事情出来后,三姑奶奶跳出来说,一切都是她做的,为的就是看不惯二夫人母女这样欺压她们孤儿寡母。
李贵姐什么也没说,既不辩解,也不推卸责任任凭三夫人对她恶言相向,周延康震惊失望,二姑娘冷眼旁观,可柳氏看着,安易对她的反应倒像是颇为欣赏。
“只是可惜了贵姐,我看那孩子,像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柳氏原来本不多喜欢李贵姐,可后来观她行事,虽德行有亏,却也实在算不上是罪大恶极。尤其是在同周延康的事上,她后来一直处理的很是克制。要不是周延康改了主意,跑出来闹了一通,又没有能力说服自己的母亲妹妹,或许这事也早就过去了,以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不是更好。
前院书房里,男人聊的自然不会是这些家长里短,而是军国大事了。
“你是说皇长孙多半去关外投靠了也速?”
大皇子这些年,靠着同也速的关系,没少同鞑靼私下做交易,关内的盐铁,丝绸茶叶还有海外舶来品等东西在鞑靼都能卖上好价钱。然后他又将关外的马匹、药材、皮毛等物运到关内甚至海外,那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这次大皇子事败,时候发现跟着黄长孙一起失踪的,还有一笔数目不小的金银。皇长孙现在犹如丧家之犬,大魏是待不下去了,他能做的只能是带着金银,去投靠也速。
萧绍已经传信给阮籍,让他跟着叛军和那几个鞑靼奸细,顺利的话,应该很快能确定皇长孙的行踪。
“如今西北不稳,恐怕过些日子皇帝就会派人去西北,岳父还需早做准备,齐将军毕竟老了,皇帝多半还是会派您去的。”
周景颐点了点头,这件事其实他也早就想到了,说起来这倒也算是件好事。
周宝珍午睡起来,萧绍已经坐在厅上喝茶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同萧绍一起告别了柳氏便出来了。回去的路上萧绍没有骑马,而是陪她在车里坐着,周宝珍想来想去,决定有些事,还需同表哥谈一谈的好。
“表哥”周宝珍从萧绍怀里起身,特意坐到了他的对面,脸色严肃的看了他说到“我今日才知道,原来不管是家里还是外头,竟然有许多事,我都是不知道的。”
萧绍大致知道她这话是从何而来,心里想着小丫头多半又要和他歪缠了。
“英英,该你知道的,表哥从未瞒你。”
周宝珍气极反笑,看了萧绍反问一句:“那什么是该我知晓的,什么又是我不该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