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伙难民,这是赵文的第一感觉。
这些人在街道两旁游荡着,不时还和街道两旁卖吃食的摊主发生冲突。
显然是这群人当中有人争抢摊子上的吃食了。
当这些人出现没多长时间,便有一队官兵从涌了过来。
这些官兵挥舞着手中的棍子,直接招呼在这些人的身上。
他们毫不在乎这些人的感受,将他们往街道尽头驱赶。
在这些官兵看来,这些难民根本就不是人,而是牲口一般。
赵文的目光不停地扫视着,他的目光忽然停在了街道另一旁的一对看起来像是母女的两人身上。
一个头发上插着草标,骨瘦如柴,满脸污泥,看起来只有七八岁小女孩跪在街边,在她旁边站着一个衣衫破烂、面色枯黄的妇女。
这妇女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停地哭喊道:“求大爷买了小妮吧,求求大爷了。求大爷买了小妮吧,给孩子一条活路吧。”
那些驱赶的官兵如同没有看到她们一样,任凭她们跪在地上,没有去管。
赵文看着这幅场景,将摊主叫了过来。
“大爷,您有什么事?”摊主笑呵呵的看着赵文。
赵文指着那插标卖首的小女孩,皱眉道:“这是怎么回事?”
摊主回头望了一眼那小女孩,转过头来,长叹道:“唉,陕西那边不是遭了匪患吗?那边的百姓活不下去了,就逃到这边来了。
这伙人在这呆了好长时间了,不时就冲进来,争抢吃食。只要这伙人冲进来,官兵便又会将他们赶出去。
跪在地上的那个小女孩都已经跪了三天了,可像她这么大的,做不了丫鬟又生不了孩子的,也没人买。
站在她旁边的是她娘,本来这女娃的爹还在。可两天前,可能是因为太饿了,他爹就偷了人家几个馒头。结果被卖馒头的那个摊主叫来官兵,活生生的打死在街道上。
兴许是官兵觉得理亏,所以这几天就没有驱赶她们。”
“陕西那边遭匪患,这些百姓为什么要跑到大同来?陕西遭匪患的地方不多吧?为什么不去西安府、渭南府这些地方,怎么跑到这边来了?”赵文有些不太理解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