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陷入了沉思当中,皇帝娶媳妇可不是普通人家娶媳妇,娶的每一个媳妇都大有讲究。
从古到今几千年来,除过明朝的皇帝不太重视皇后妃子的出身之外,其他的各朝各代都非常在乎皇后妃子的出身。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纳妃对于皇帝来说,更倾向于政治联姻。
赵文想了半天,道:“不要求出身,朕对妃子的出身不做过多的要求,只要品行纯良,性格温婉,都可以。”
如今的赵文根本不需要那些所谓的政治联姻,所以也不需要对妃子的出身做出一系列的要求。
“对了,朕刚才看爱卿呈上来的内容,说要给朕一次性纳十个妃子。朕看啊,这数量有些多,削减到五个吧。”赵文再次开口说道。
“这是为何?”刘文众有些不太明白的看着赵文。
历史上的皇帝,除过明孝宗这个皇帝之外,其他的,恨不得妃子塞满自己的皇宫,怎么到了赵文这里,就大变样了?
赵文没有解释,“就按照朕说的去做吧,就五个吧。而且,纳妃之事不能拖延太长的时间,朕给你们两个月的时间,两个月的时间必须完成。”
赵文之所以只纳五个妃子,不是说赵文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而是赵文觉得,媳妇娶的太多,后宫的各种事情也就多了起来,这种事情对于现在的赵文来说,有些不太好,尤其是现在天下还没有彻底平定下来。
赵文不想因为自己纳妃之事拖延太多的时间,毕竟天下还没有彻底平定。
“臣遵旨!”刘文众站了起来,冲着赵文行了一礼,退出了御书房。
刘文众回去之后,对纳妃的章程进行了细化,增加了一些细节。
第二天一大早,刘文众再次带着细化后的章程来到了御书房。
赵文看过之后,便同意了刘文众章程上的内容。
当天下午,刘文众将礼部的那群官员拉了过来,组建了专门负责纳妃的部门。
除过建立这个部门之外,刘文众还让人将赵文要纳妃的事情通知了报社。
皇帝纳妃,一般会让各地官员在当地征集秀女,然后一层一层往上推送,一层一层进行筛选。
刘文众给赵文纳妃的具体流程差不多,只不过地点只局限在了宣镇和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