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关乎着崇祯的性命之危,崇祯又怎么可能不会暴怒?
曹化淳刚刚离开御书房,崇祯将御书房中的东西狠狠的砸了起来。砸完之后,他又一脸急色的在御书房中给转来转去。
虽然要调查山西的官员捷报是否属实,可还要防备流贼。
这些流贼就像是野草一般,怎么清剿也清剿不干净。
“让谁去阻挡流贼呢?地方的卫所兵不堪用,遇见流贼保不准就会投降。
如今流贼势大,号称十几万大军,就算没有这么多,但七八万应该还是有的。
这么多的流贼,派谁去都不好使,算了,直接让赵文去吧,等他平定了流贼之后,朕大不了赏给他一个侯爷。”崇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崇祯并不是非常想调动赵文去中原平定流贼,一是因为赵文上次解了京城之围,这功劳也够大了,如果这次在平定了流贼,那这功劳就会更大。到时候封赏起来可不好办啊。
要知道老朱家对于爵位可是非常吝啬的,他们讲究能不封赏就不封赏。就算封赏,封赏的也只不过是流爵。哪怕封赏的是世袭罔替的爵位,到最后也会想尽办法将其弄下来。
从成祖永乐朝之后,后世的皇帝几乎很少封爵,能被封爵的除过皇帝的丈人之外,剩下的屈指可数。
除过这个原因之外,崇祯还有一个顾虑的地方。
那就是宣镇紧靠京师,乃是京师的屏障,如果将赵文调走,关外的建奴和鞑子趁机入寇怎么办?这一点可不能不防啊。
可不将赵文调过去,就凭着那些废物,也挡不住流贼。
“来人啊,替朕拟旨。”崇祯站在御书房的中央,大声喊道。
”皇爷。“
崇祯话音刚落,王承恩就从御书房的角落中冲了出来。
崇祯看着王承恩,大喊道:“给朕拟旨,让宣镇总兵带兵去中原围剿流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