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大人,您可是国公啊,宣镇屠宰厂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厂子,竟然敢对您这个国公不尊敬?”
曹东升一点都不相信,要知道宋应星已经被赵文封成了国公,而宣镇屠宰厂的厂长说难听点,连个官员都算不上,他怎么敢不给宋应星的面子。
“呵呵,这里面的事情多着呢,就算是我现在对你说,你也不一定能听明白。
你先回去吧,将你派到宣镇屠宰厂里的那些人手全部撤回来,恐怕要不了多长时间,陛下就会开始彻查宣镇屠宰厂。
我估计太子殿下之前的事情和宣镇屠宰厂有很大的关系!”
宋应星冲着曹东升摆摆手,开口说道。
宋应星是一个高智商的人,很多事情他都能想明白,只是有些事情他不愿意去想罢了。
宋应星明白,虽然宣镇屠宰厂的厂长可能连个官员都算不上,但他却不是一个人。
在他的身后站着的,可是当朝权势最大的武将集团。
虽然如今朝中的文武集团看上去和气一片,没有什么纷争,但宋应星明白,不是没有纷争,只是纷争还没有开始,现在的这个局面只是赵文在压着而已。
曹东升走出了宋应星的班房,宋应星看着曹东升的背影,不停的叹着气。
“可能陛下已经看到的纷争,所以才会让赵大牛他们平定西南,这些武将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恐怕会引起不小的纷争。”宋应星不停的叹着气,一脸的担忧。
宋应星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出现文武相争的事情,一旦出现,谁会知道会演变成一个怎样的结果?
洪武年间的时候,当天下太平,放马归山时,武将的作用逐渐降低,文官的作用逐渐上升。
武将也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地位逐渐边缘化。
虽然他们头上顶着国公侯爵或者伯爵的爵位,但是他们在朝中的话语权越来越低,有时候甚至都比不过一个小小的四品官或者五品官。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轻易放弃自己手中的利益,那些武将也是。
可是天底下的利益也就那么多,如果朝中武将的话语权增加,那么文官的话语权势必会降低。
文官可不想让武将的话语权增加,再加上从宋朝以来,武将地位的逐渐降低,文官也不想看到武将的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