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的事情你们是怎么看的?朕打算在来年之后迁都京城。”
赵文揉着自己的额头,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这些官员。
“陛下,臣觉得现在迁都为时过早。”刘文众开口说道。
现在的刘文众年龄已经大了,已经将近六十岁了,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六十岁的年龄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高龄了。
人的年龄一大,不管干什么事情就会以稳妥为主,攻下京城,这才过去了没几年,京城里面的环境和宣镇根本就没有办法相比较,如果这个时候迁都京城的话,不管干什么都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说,刘文众不赞同迁都京城,他的意思是暂时先以宣镇为主,等日后京城发展起来再说。
“陛下,臣倒是觉得迁都京城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齐青田说了起来。
“宣镇虽然是陛下经营了很多年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的局限性非常大,此地作为留都都尚不够资格,更别说是京城了。
而且宣镇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的偏僻,和京城相比还是差得很远。
如今陛下发展海运,重视海上力量,而宣镇相对于京城来说地处内陆,如果发展海运的话,宣镇这里的局限性就比较大了。
京城虽然地处内陆,但是他离天津卫的距离比较近,天津沿海,如果陛下迁都京城的话,对于发展海上力量是有着很大的优势。
陛下经常说,国家的未来在海上,所以臣觉得,既然早晚都要迁都京城,那就早早地迁都,这个事赶早不赶晚。”齐青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齐青田的想法和刘文众的想法不一样,齐青田的想法是既然早迁都晚迁都都要迁都,那还不如早早的迁都过去。
早迁都过去就早一步先机,晚迁都过去就晚一步先机。
而且迁都这个事情赶早不赶晚,越往后面走,迁都的困难就越大,越早早的迁都所面临的困难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