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年间,因为英宗皇帝被俘虏,再加上土木堡一战,京营精锐尽丧,所以于谦便奏请年轻的景泰帝,改制京营,并且抽调御马监兵马补充京营。
文臣们自然不希望皇帝手中有这么多的兵马,所以御马监被改了之后,一直没有被更改回来。
等到了成化时,京军三大营被改编为团营制。腾骧四卫的兵马被抽调,另外组建勇士营和四卫营,在四卫指挥使中挑选坐营官,并且直属皇帝掌控。
但是,这个时候御马监中的兵马数量已经大不如前,而且兵员素质也比不上之前。
这种态势一直等到正德年间才有所好转。
正德皇帝是大明历史上最能折腾的皇帝,他成为皇帝之后,便下旨调宣镇、大同等镇边军入卫兵马,充实京营以及御马监。
因为御马监直属皇帝统领,所以正德皇帝在御马监中补充了大量的边军。
正德一朝,御马监中的兵马最多可达四万余人。
正德皇帝驾崩之后,嘉靖皇帝登基。年幼的嘉靖皇帝被大臣们忽悠的不停的裁撤御马监人马,最后定额为六千五百余人。
御马监最后一次风光的时候是在天启朝,那个时候魏忠贤执掌朝政,大肆补充东厂锦衣卫和御马监的人手。
其中,御马监中补充的人手最多。
因为魏忠贤手中有御马监,所以就算是当时魏忠贤没有执掌京营,但是也能和满朝文武而分庭抗礼,压着满朝文武。
崇祯登基之后,御马监前期的时候虽然也被文臣忽悠的裁撤了不少人手,可是也留下了一些人。
之前的守城战以及各种战斗,崇祯不想将御马监的人手拉出去,毕竟这是崇祯手中唯一的武力。
可是这次不一样了,英国公一脉担任京营提督很长时间,英国公的势力在京营当中根深蒂固,所以崇祯不得不将自己手中的御马监派出去。
因为忌惮英国公在京营的势力,所以崇祯不得不只派出去这点人马。
要是派出去的人马多了,肯定会被英国公怀疑。
一旦英国公怀疑,将英国公逼急了,狗急跳墙之下,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