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牛接过竹筒,对着赵文拱拱手,随后向着外面而去。
当天晚上,十来个人骑着快马,带着竹筒向着京城的方向而去。
至于高迎祥之辈,则在第二天向着京城出发。
几天之后,赵文的捷报摆在了崇祯的案头。
崇祯看着御案上的捷报,不停的哈哈大笑着,“哈哈,这个赵文真是忠心体国的将领,这才多长时间,就将流贼给清缴干净了,还活捉了高迎祥等一众匪首,真是有勇有谋啊。”
崇祯再次将桌子上的捷报拿了起来,一脸兴奋地看着。
多长时间了,自从这些流贼造反以来,崇祯的心思都放在上面,几乎没睡过几天好觉,现在终于被赵文给清缴干净了,崇祯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虽然还有一些流窜到湖广之地,但流贼的主力已经被清剿干净。
在崇祯看来,这些流窜到湖广的流贼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而且赵文在将流贼清缴干净之后,还没有让朝廷来接管俘虏的流民,全都自行处理,这更是替朝廷节省了一大笔银子。
崇祯拿着捷报,站了起来,一脸兴奋的在御书房中走来走去。
“大伴啊,你说说朕应该如何封赏赵文?”崇祯看向站在一旁的曹化淳。
曹化淳原本是带着崇祯的旨意前去山西调查事情的,可是当他得知山西的事情乃是赵文一手操办之后,就在山西待了两三天,又回到了京城。
虽然曹化淳并不知道赵文想要干什么,可曹化淳还是替赵文遮掩了一番。
曹化淳一看崇祯这架势,瞬间就明白了崇祯心中想着什么。
这很明显的就是不想兑现自己当初说过的那一番话,当时还说要封赵文侯爵,可现在看来却是不愿意了。
唉,老朱家的皇帝啊,怎么这么喜欢干这种事情?真是小气的厉害。
曹化淳看着崇祯,心中腹诽不已。
赵文现在清剿流贼的功劳再加上之前解了京城之围的功劳,再怎么说都能封赏侯爵了,就算封不了世袭罔替的侯爵,一个流爵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