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是北直隶的一个秀才,因为家道中落,不得已之下来京城谋生。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怀着满腔热血,觉得自己应该能在京城中的打拼出一番事业。
可这么多年以来,他始终还是那个一无是处的秀才,平日里只能给人家写写书信维生。
他是一个极度自负的人,他认为他自己有经天纬地之能,只不过这一切都是都是别人不识货而已。
他从来不认为找不到一个好的差事是自己的原因,他之所以找不到一份好的差事以及考不上举人都不怪自己,而是因为朝廷不识货而已。
“哼,我就说我怎么三番五次考不上举人,原来是朝廷有奸佞啊,怪不得怪不得啊,这一切都是这个奸佞的原因。堂堂内阁阁老竟然是一个奸佞,这朝堂之中还有清净之地吗?”
像中年儒生这种人,他们从来不会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他们只会将各种事都怪罪到别人的头上。
之前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如今大明报告诉他们,你们之所以考不上举人不是你们的错,而是朝廷当中有了奸佞。
这一下子就让这些碌碌无为的秀才找到了一个发泄口,他们一下子将自己的怀才不遇等事情全都怪罪到了周延儒的身上。
“哼,这个这个周延儒果然不是东西,竟然空口白牙污蔑一个总兵,果然是一个奸佞,果然是秦桧一般的人物。”
当中年儒生在看到周延儒诬告赵文时,一下子愤怒的起来。
大明报上把赵文的履历略带夸张的叙述了一遍。
说当初建奴兵围京城的时候,只有赵文的军队才敢和建奴野战,而且在野战的过程中,还击败了建奴,斩获无数。
在大明报中,赵文被塑造成了一个如同岳飞的人物。
这一下子,就更加让这些儒生心里不爽了。
在他们看来,赵文就是一个顶天立地、忠于国事的将军,是和那岳飞一般的人物,如今你周延儒空口白牙的上书陛下,说赵文妄图插手海禁之事,这不是扯淡吗?
宣镇在大明北疆,距离海边十万八千里,他就算想插手,都没法插手。真不知道这周延儒是怎么想的,竟然想以此来弹劾赵文?
不仅是他,整个京城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议论此事。
对于这些百姓来说,当初就是赵文击退了围城的建奴,算起来也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乃是一个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