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人点头,“娘娘这话说的很是,老百姓嘛,可不就是一年到头都忙吃的?如果都吃的好,还有什么不能办到的呢?”
“只是咱们的粮食,听户部的人说,也就是那么个亩产,要是能翻番就好了。”张大人作为内阁大臣,也关心这个啊。
李伽罗说道:“我小时候,在乡下的时候,大家都是觉得想要吃饱肚子,就得多种些粗粮,因为粗粮的亩产高,还容易存活,虽然不怎么好吃,总比饿肚子要强。要是大家都种那种亩产特别高的种子就好了。”
“就算是在这个地方亩产高,可是到了别的地方,就不一定会亩产高了,毕竟地方和气候不一样。”张大人说道。
李伽罗道:“我的意思是,在方圆百里之类,比较谁家的粮种的亩产高,然后以后就用他家的,这样不是能把亩产提高?”
张大人听了点点头,这倒是个方法,皇上说道:“夫人可以去工部和户部了,朕看比他们都强!”
李伽罗笑道:“皇上就别打趣臣妾了,不过是胡思乱想罢了,也是臣妾从日常生活中琢磨的,就像咱们用下人,自然是都喜欢用好的,不好的就会弃之不用,臣妾就想,这粮食的种子岂不是也一样,如果大家都用好的粮种,到时候肯定会提高亩产的,还有一句话不是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既然粮食的种子这么重要,这大楚上上下下这么多的种田的人,找出一些,在粮种方面特别有经验的,用几年,哪怕是十几年专门就用在粮种方面了,以后咱们大楚的粮食亩产不就是更是更上一层楼?当然,这只是臣妾的一点儿愚见,让各位见笑了!”
虽然说后宫不得干政,但是这是在外面说的还是这农桑上面的事儿。李伽罗就说了些自己的浅见。反正这样的事儿,想得到的就能想,也不算多么的惊世骇俗。
张大人越听越妙,如果此事能办成,专门设置一个部,那么以后还愁天灾人祸不成?这粮食,不仅有出产的多的,还有耐寒的,耐水的,抗风的,哪一样不需要优良的品种?
当然,这个事儿要慢慢的办,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皇上说道:“这个法子不错,等朕回京了,和朝臣们商议一下,就算是不成功,提一提也不错,毕竟民间的能人不少,如果真的能找到种田的高手,到时候哪怕给于官职,也算不得什么。”
这年头,都是祖传的手艺不外露,谁家有个好东西,轻易是不会给别人泄露出来的,所以不给些好处,是得不到的。
就像方子一样,只有自己有,才能更赚钱。
可是粮食是大事儿,如果就只得到一个好种子,也能让附近的老百姓受益,这样的人,赏给他一个官做做,也并不吃亏。
李伽罗也就是在外面说这些话罢了,等回了宫,自然是不提半个字的,在外面能让人心里放松,有些话就不自觉的说出来了。
“这个客栈倒是不错。”眼前的这个客栈有两层楼高,他们离韩洲也只有几百里的路程了,这一路上,皇上知道了许多自己需要知道的。等和那御驾汇合,估计就要开始开刀了。
“说是这城里最好的客栈。”刘永全笑道,“奴才想着,老爷和夫人一路上辛苦了,也是时候好好的歇息歇息。”这一路上,住的都不是什么好地方,客栈也简单,有时候,还在外面露宿,虽然李伽罗很喜欢露宿,大家可以烤猎物,但是作为大内总管的刘永全,总觉得委屈了两个主子。
不过刘永全还真是佩服贵妃娘娘了,这一路上一点儿苦都没有喊过,反而还乐在其中,这条件,比在宫里要差得太多了。百分之一都比不上,如果是别的娘娘,肯定就要受不住了。
刘永全相信,只要贵妃娘娘一句受不住了,皇上绝对不会继续下去的,可是贵妃娘娘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