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湘莲更加敬服她重情义,便道:“骨肉亲情,这也是常理。若你我结为夫妻,你的母亲便是我的母亲,你的姐姐也是我的姐姐,有咱们的一口饭,自然也有母亲和姐姐的。”
林棠听得柳湘莲尤三姐互相中意,薛家已经飞速替柳湘莲上门提亲了,又在薛家附近买了一所房子,定了下个月就成婚,她少了一桩事在心里,甚感轻松。
她算是媒人,薛姨妈亲自上门来谢,她并没收薛家的谢媒礼,只笑道:“请姨妈给柳湘莲带句话,说是我说的,他从前为人浪荡自在,我也知道些,这些就不提了。他既然要成家,也要立业才是道理。让他以后收心好生过日子,别再以为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了。他靠着薛家成亲,难道以后还要靠薛家养老婆孩子?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别的,让他有个营生过活。还有,成婚了还不老实,在外拈花惹草的结果,让他去看荣国公府的贾琏。尤三姑娘的脾气和王女史很有几分相似。既然他认我是媒人,就把我的话放在心里,别让我做的第一桩媒就不美满,抵得过一万两谢媒钱。”
薛姨妈便回去把林棠的话带到。
柳湘莲平常便钦佩清宁伯虽为女子,但见识本领不输男人,是有大德行大功劳的。今既成清宁伯说媒之情,又经清宁伯一番教导,句句戳中他的短处,他羞愧之余也深为惭愧。
他自言道:“我活了二十多年,读书上不成,要做生意也不是那块料,唯有一身武艺还算不错。清宁伯不拘一格,善用人才,或许我能投到清宁伯门下,略做些事。我虽不能报国,但能为清宁伯略尽绵力,也算不错。”
林棠不意竟收到柳湘莲的自荐帖子。
她看完后,命把柳湘莲叫来,让他和沈明照比试一番。柳湘莲在沈明照手下撑了百十余招,方才落败。
林棠问过沈明照并没留力,立刻给柳湘莲想了个去处:“你且在我府上先教葛女史的两个儿子和二十个小子习武。我先给你按二等幕宾的年例算,一年三十两,另外还有四时节礼和凭表现的奖金。咱们先签三年的契书。若你干得好,也愿意一辈子在这里,到了三年再续。若你别有志向,我也可以荐你往军中去。在我府里,你闲了还能与禁卫们切磋进益,如何?”
一百个禁卫说是归她使,但让禁卫们教自家小厮习武,总有公器私用、豢养私兵之嫌。而且她预备几年后和黛玉出门,若她们分开行动,她能用禁卫,却不大好给黛玉用,还是得用自家人。
如今来了一个柳湘莲,倒正填了这个空儿。
柳湘莲惯是没个计划,有钱就使,没钱就弄几百钱来的人,往常一年最多也就花用几十两银子。现他听一年统共少也有三十两,多则有四五十两,比衙门里不入流的小吏赚的还多不少,他现有房,还有薛蟠送的财物,算一算这些银钱养活他和尤三姐两个尽够了,且是教人习武又能和禁卫切磋,他十分愿意,当即便和林棠签了契。
尤三姐也已立意不拘贫富,只和柳湘莲好生过活。过几日知道了此事,她并不觉得这营生赚的钱少,大不了她不穿新衣,万事俭省些,还能拿绣活去卖,贴补家用。
尤老娘尤二姐都说:“一年多也就四十两银子,算来一个月也就三四两,你从小被娇养大,这几两银子可怎么过呢?”
尤三姐冷笑道:“咱们家每年也赚不了几个钱,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全靠别人养着,还嫌四十两银子少?那琏二爷倒是国公府的公子,一月不也就给姐姐五两八两银子,这还是带着下人的月例,连带养活咱们三个的钱。我一过去,不论钱多钱少,起码是正头夫妻,不似琏二爷,只管嘴上说得好听,到底还是让你做妾。我又不用三四个丫头,有一个就够了,也不是非要穿金戴银,每天吃肥鸡大鸭子,怎么不够使?”
尤二姐低头不说话了,尤三姐冷哼一声,转身进屋,说:“姐姐也别觉得是我得罪了琏二爷,他才来得少了。我下个月就走,不耽误姐姐的美事,看他是来还是不来!”
嘴上撂了狠话,尤三姐心中还是不能全然把尤二姐放下。
等尤氏来给她添嫁妆,她便悄悄问:“怎么这十来天了,贾琏一次也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