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见小南山有文道大才,本就欣喜想要结交一二了。
如今更是亲眼目睹了陈琦写出一篇和龙族有关的千古文章来,这就更加的迫不及待,见猎心喜了。
只不过敖青也曾读阅诸多的儒家经典,知道读书人对鬼神的态度。
子不语,怪力乱神;非不信也,敬鬼神而远之!
当然,到了后世王朝,这句话的意思也就变了,变成了“子不语,怪力乱神”,后面的一句直接就没了。
这大概就是后世读书人的优良作风吧。
反正圣贤典籍在手,有没有标点符号明确断句什么的,当然要将圣贤的语录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理解了。
就如同“以德报怨”这句话一样。
原文出自《论语宪问》: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过来就是:有人问孔子:“宽容伤害过自己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这样做该如何面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要用正直回报伤害,用恩惠报答恩惠。”
可惜后来传着传着这句话就变了,在后世王朝读书人口中就剩下“以德报怨”四个字。
并且他们还希望别人能拥有“以德报怨”的美好品德。
至于他们自己?
咳咳,那肯定是不需要的。
好在贞观年代的儒家典籍还没有被后世的儒门读书人曲解,要不然敖青估计都不敢现身露面了。
作为一条欣赏读书人,并对儒家典籍十分了解的龙王,敖青对儒家的那一套也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