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也正因为此,内阁乃至地方官府不得不继续配合起大元帅府的军事工作来。
一方面,由内阁首辅高弘图主持盐税改革。
一方面,由内阁次辅兼兵部尚书阮大钺临时代户部尚书之职调度统筹天下钱粮,开始加大对大明军械所的资金投入。
高弘图首先着吏部取缔盐运使与巡盐御史官衙,这些属官根据吏部大计考核皆迅速调往其他地方。
然后则将各大盐场全部承包给预先就由高弘图早已选好的各大盐商,成立国营盐业公司。
高弘图知道自己在议和这件事犯了很大的错误没有领会对陛下朱由检的意思,因而他在这次的商税改革事上不可谓尽力。
为了平衡利益,他竟也主动让出利益,允许各大盐商入股国营盐业分公司,使得盐商因盐税改革的反对之声小了不少。
同时,高弘图也召见盐商十余家,于三月一日后,全国盐价在一月之内连续下跌百分之七十!
后又连续下跌至等同于米价。
但也因此,高弘图之举遭到大量王公贵族和官僚炮轰,毕竟他这样做便是让这些大宗走私贩的私盐利润遭受到了巨大损失。
当然,这些只能背地里贩卖私盐的权贵也只能指使言官找别的理由指责高弘图。
所以,言官是最令人厌的,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会被某个势力集团当成枪使,有时候有些言官甚至上两次奏疏的观点自相矛盾的都有。
这一次。
朱由检自然直接明目张胆地帮了高弘图,直接把这些瞎扯的言官给贬黜到边远地区,甚至干脆直接贬为庶民流放三千里,为增加自耕农数量努力。
本来言官最大的忌讳就是不是说的观念对错与否而是有没有给人当枪。
如今这些给权贵做了枪的言官自然没有再留下来的必要。
除此之外,朱由检还同意高弘图联合兵部改组盐兵,将大量近卫军转业到盐政司和各战区盐政分局担任盐兵,负责维持盐业秩序。
这些近卫军转业官兵皆是正规军出身,对于盐兵改造力度很大,在此之后打击私盐力度也增加,进一步整顿了大明的盐业。
盐价急剧下跌后,带来最明显的好处便是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升上来了,同时也遏制了因为盐业巨利带来的政治腐败,为北伐前做了很好的政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