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儿子,赵母就鼻子发酸,眼眶发红,拉着他的手都不想松开。
母子俩絮叨了好一会,听她讲了回乡探亲的经过。
赵山河爷爷这边,都是远亲了,最亲的血缘关系,是他爷爷兄弟的后人。
母亲那边的有一个当初已经出嫁的姐姐,是最亲近的。
关于迁坟的事情谈的很顺利,现在惠阳还很落后,祖坟也还在,落叶归根的事是大事,谁也不会无故阻拦。
特别是赵山河的母亲这次回去,虽然带的现金不多,也有一万多,现在港币兑换人民币差不多二比一,换了五千元人民币她一大半分给了赵家族人。
金钱开道,无往不利,迁坟的事情很快就谈好,赵母甚至亲自到祖坟那边,选好了他爷爷奶奶,父亲的坟地。
当然,也有一些亲戚想要来香江发展,赵母也为难地应承了几个后辈。
这对赵山河是小意思,直接答应了下来。
八十年代虽然严格控制了两岸互通,可是香江经济飞速发展,人工短缺的现象非常严重,到处工厂缺人。
只要能把人通过正规渠道弄来香江,就有工厂愿意为其办理工作签证。
后来的香江去工业化,不仅仅是受到了土地短缺的限制,更是受到了人员短缺的限制。
小结巴今天在上学,阮梅来了家里,不过赵山河跟她并没有亲近到,就又出了门。
这次在东瀛的投资如此之大,必须要跟徐董他们几家汇报一下情况。出门了十天,该回的电话也都要回。
一直到晚上十点,赵山河出了徐家。
除了沟通交流了一番投资事宜,他跟徐陈爱芬并没有销假,明天还会很忙。
“回家吗?”
“先去公司拿最近几天的情报,再回家。”
先到健身中心地下停车场,他没有下车,等冯刚上楼去拿了最近几天的情报,然后就直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