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人说:“古筝悦耳,古琴悦心”。
在古代文人阶层中,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文房四艺中,琴就位列第一。也许正由于古琴独特的“悦心”效果,其生命力历经三千年依然沿续着,并且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三、清欲
何为清欲?即清心寡欲之意,修淡泊之心。
作为琴人来说,弹琴为悦已,不争名、不求利,不为之焦虑,也不为排名前后而不悦。
不求服装之新颖,以效果悦人。所弹琴曲不必贪多,但要弹好三首五首、十首八首足矣。
精雕细刻,反复揣摩,认真体会古曲之深意。不可随意改编,不能以好弹好听为宗旨。
有人反对“琴者禁也”的说法,认为禁锢了人的思想。这还是必要的,弹琴人修身养性,即应格除损人利己轻狂虚假之风。
琴者禁也,禁的是不道德的思想言行,这正是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琴者,心也。必指正人之心,而非小人之心。是在修身养性基础上的心,而非自然之心。
四、持恒
恒心即持之以衡的精神。古琴的特点是每一条弦上都有许多音阶,相同的音在不同的弦上弹出来构成不同的音色,因此记曲子就有一定难度。
同时,一些指法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弹出效果。因此须要下功夫,须要持之以衡的坚持。一般来说,坚持半年,即可入门;坚持一年,初见成效;坚持终生,方得古琴之玄妙。
五、和谐
心与琴和,弦与指和,音与律和。琴和才出妙音,音和才能动人心魄。以和为贵,对亲人,对朋友,对邻居,对同事,对一切无恶意的人都要以善待之,求得和谐相处。
对外和还要对内和,不刁难自己,不苛求自己,不放纵自己,必求心态平和。心和则琴和,琴和促心和。
在学习古琴,弹奏古琴的过程中既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又能达到养生健体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真正爱好古琴的人,不愿意把古琴视为仅仅是一种乐器,是一种可以随意放置的物件。他们认为古琴是道,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哲理的而必须加以崇拜的有灵性的乐器。古琴是良师益友,是自己终生的亲人和朋友。
在弹琴之前,要沐浴更衣,焚香盥手,这并非是一种迷信,而是表示对古琴的恭敬。
面对古琴就像面对人的先人,用自己的心灵和人的先人对话,感受先人的心灵和丰彩,从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因此,弹琴时不能摇头晃脑,左顾右盼,要正襟危坐,要专心致志,要时刻表现出一种谦逊和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