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8K看书 > 仙侠小说 > 至尊曲 > 第六百九十六回 明月之琴

第六百九十六回 明月之琴(3 / 4)

琴道就是修道之人对宇宙、生命的正悟在古琴上的投射,并非是简单的弹琴之方法。

华夏文化是修炼的文化,琴道则是这种修炼文化在音乐上的集中体现,概括的说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弹琴动机的正悟

古人云:欲成其事,先正其心;鼓琴亦然,心不正,艺难精。先人学琴多为涵养道德,平和心境。故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

诗启悟人们的灵性,礼仪端正人们的行为,而乐则最终完善人们的品格,也是成就君子之德的最佳途径。

可以说修习礼仪是一种自外的约束,研习音乐则是源自内心的主动同化大道,溶入与天地同一的和谐中去。

乐当然是指上古时代的雅乐,非人们所理解的笼统音乐,世间大部分音乐多为俗乐,充斥的都是俗情与迷狂,类似于人们所深恶痛绝的征伐之音,有的甚至是魔鬼的音乐。

何为雅乐?雅者,正也,雅乐即天地之和在音乐上的呈现。其一表现为庙堂之乐,那是礼赞神明,歌颂先圣的黄钟大吕、鸿篇巨章,大雅之乐;另外还有宫廷雅乐,现在已不得而闻;另一种就是君子用以修身的古琴音乐了,幽然独处、心游天地,经年不断,流传后世。

古贤制乐以教化众生,君子抚雅琴以参神明。琴之为用,大者可以沟通宇宙、摇荡风云,细者亦可调和神气,导人以善。

人生是一场苦难的历程,也是一场寂寞的旅行。文人佳士、渔樵钓客,浮沉于宦海之间、笑傲于山水之曲,何以安顿不平之心?何以寄托烟霞之想?而古琴就是最好的伴侣。

所以古人之弹琴非为市井凡夫之娱,乃以禁尘心以合于天道;非为求名利于人间,乃以寄远情以达于天听;非为泻一时之孤愤,乃以寄雅意以垂百代。

二、对弹琴状态的省察

有些音乐演出多是一种表演艺术,渗入了许多不纯的因素,失去了音乐本真的意味。而上古人之弹琴则完全是对生命的体悟,或为参禅、或为净虑;或游心于太古、或传意于知音;或独乐于空山、或啸歌于仙馆。

在这里,个体之心灵得以進入了更为广大的时空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古今一体、万物同流。

弹琴实为心灵的修持,琴人须有一颗向道之心方能渐入堂奥,达于佳境。

欲鼓琴则先须正襟危坐、收心澄虑,涵虚入静、尘机不起,然后方可扣琴入弦,宫商继响。

心动而指应,指下而心往;心手合一、人琴相融,一弹再鼓、妙境横生;似白云游于太虚,幽兰生于空谷;人间之清景有穷,琴上之烟霞无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网游之极度狂人 在下圣人 魔戒骑士的奇妙之旅 破魔之境 快穿之今天有好戏看么 恋恋情深:叶夫人又软又萌路芸汐叶卓然 桃运小神农周延 龙医神婿肖毅苏涵涵 小道士转生异世界成就最强 秘宝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