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出之物之言之行,不再关心是否有得,得到所酬也不再分析是何处之舍,一行一动不求回报不再存交易心,此时即为道德境中人,便在此境界中潜修不改可成圣人。
第三乃神人境
此境界越道德境界,丹道派称之为真人境界,于凡入圣后,自圣人起修,向上迈进一步,而圣入神,久而久之可以期待神化登真。
此一段功夫除变化气质外尚需变化心性,其着手处在于人心与天心合一,人性与天性同流。
何谓天心?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心者,俱在于此。
一曰能行,行变化而生生不息,一曰能健,天不私覆,不以个人好恶而降恩泽,而是普降恩泽于世间,不再择其善恶美丑远近亲疏,无欲无求无意无念无人无我无物无相。
人心能和欲此,即天人合一。在此境界中人,尚需思想、知见,信仰,生死。
第四乃造化境
最上一层则为造化境界,即神入化之境。
太上老君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是指此。
道门丹道派在圣入神后尚有神入化一步功夫,在丹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出出神功夫后,尚需修炼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功夫,之后更有粉碎虚空羽化为徒(徒,即上与造物者为徒之谓)的功夫。
至此境界据传可变化形骸,变化万有,变化天地之能,无时空、无相对、无绝对、无形相、无圣亦无神,无生也无死之大法。
浑而为一,至此便可人与道和,故也称之为“人道合一”。
长生不死者,非形体不死,实乃其神不死,其化机与生机不死。
天地之大德曰生,神人之大德曰化,天地生生不息,其生也出于无,更入于无;神人化化不已,其化也出于无极而入于无极。
修我之生化以应宇宙之生化,据宇宙之生化而养我之生化,则宇宙天地生生不息则我自生生不息;宇宙天地之不灭而我亦不灭!!
然而修道者不计其数,能得此境界者凤毛麟角,可见人心难修,人性难修,人身亦难修也。
红尘世人限于功利境不能破茧而出,则为修道修丹最大阻碍,破名障,破利障、破欲障,即可冲破功利境之枷锁,进入道德境,道德境难在持之以恒永不退转,难在能破知见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