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道门的无为,它四通八达、触类旁通、无所不包,乃是真正的无为无不为。
太上道祖曰:“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修道就是修心。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道,所以无处不修心。
这就是为什么有一句不知是谁说的至理名言“做什么事用心就好了。”
上善若水,固几于道。
一杯浑浊的水,只有不动的时候,杂质才可以沉淀。浑浊的水,无为才可将自己清澈。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只有无为,将心灵的小风暴平息,才能看到自己。
净化自己。
当看到自己,才知道往哪里走呀。
做事的时候,将名利,将斗争,等等一切小气的情绪无为,留下的就是走向成功的道路。
人间正道是沧桑,沧桑便是无为的过程。
做人做事无为掉杂七杂八的心思,将自己与所作的事情合二为一,知道孰重孰轻,自己要走的路,自然会水落石出。
曾有一对师兄弟二人欣喜无限,共叙别后情景。
师弟问道:“师兄这些年走过哪些地方?不知修为练得如何?”
师兄道:“师尊坟穴在此,不忍远离;炼性之功,不敢抛荒。”
师弟觉得好笑,道:“师尊是得道的人,怎么会死去呢?所谓死者,不过是他为了断绝那些不肯下苦功修炼,而只妄想凭着师尊传授那真言口诀就能走捷径入道成仙之人的心思罢了。所谓炼性者,是修内功;炼德行是修外功。师尊曾说过应内外兼修,才能够达到玄妙的境界。而师兄今天却讲未敢抛荒,岂不是荒谬得很吗?”
听了师弟这番话,师兄才恍然大悟,忙向师弟谢道:“今得一言开悟,方解我终身暗昧!”
在大道的面前,人当反朴归真,而不是去斗争,去玩弄机巧,这便是太上道祖的“绝圣弃知,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