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
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也就是——提子。
提子: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
提子有二种:一为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二是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拔掉对手一颗棋子之后,就是禁着点(也叫禁入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被提方下子。
对弈的胜负判别华夏采用数子规则,因为黑方先行存在一定的优势,所以所有规则都采用了贴目制度。
先后手的确定是由抽签编排或对局前猜先决定。
古代采用的是座子制,即对局时先在棋盘角上四颗星的位置分别摆上四个子,黑白各两个,类似的对角星布局。
古代围棋的下法分为敌手棋、饶子棋、先两棋。
位尊的,敌手棋,一般执白先下;水平高的与水平低的下(饶子棋),高手执白,水平低者执黑先下。
古人计算胜负的规则是“子目皆空”,即棋盘上的活子,目就是围住的空点。
“空”在这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总指围的地盘,不单单表示围住的空点。
弈有术语,目:指棋盘上,被一方棋子所围的空白交点,称为“目”。
打劫:双方可以轮流提取对方棋子的情况。
围棋规则规定,打劫时,被提取的一方不能直接提回,必须在其他地方找劫材使对方应一手之后方可提回。
尖:在己方原有棋子的斜上或斜下一路处行棋称为“尖”。
由于尖的步调较小,人们也习惯地称它为“小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