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今年下的种子,一亩地比以往少了七八十斤,但这收成明显却比以往多了几成!”
以往他们下种是以天女撒花的方式,每亩地至少下种百来斤,然后直接撒到了田里,然后让它们自然生长,田里保持水,到时,他们就锄锄杂草,下下肥,这肥料也是人粪畜牲粪便的,看看是否长虫子,一旦现长虫子,立马捉虫子,这样精心呵护每一亩稻田。
但是,即使如此,最好收成,也才一亩地四五石而已,差时,也才两三石,有时遇见天灾时,则是颗粒无收,日子过得很是凄惨。
本来被县令大人强制按着一种种植方法来种田,很多人出于传统和保守,不敢冒风险的心态,是本能拒绝的。但是,不照做,却必须面临每亩地五两银子的罚款。
五两银子,那不是要把他们一家子的心血积蓄一下了被掏空了。
因此,他们不得不照做。
可现在看来,他们是真的很庆幸当初县令大人的强制,否则,他们现在就看不到这金黄一片,瞧着这收成可能比以往好了不知多少。
“瞧着样子,至少亩产五石!”
“嗯,五石以前可是最好的收成,现在瞧瞧大伙儿的稻田,应该都能收到亩产五石啊,更好的六石七石应该都有。以前我们都是羡慕的份,没有想到,今年我们也会有这样的大收成。”
“是啊,这种大收成,可是以前我们想也没有想过的事。”
“是啊,想也没有想过。我听说,这种田法子,可是林家村,哦现在听说桃源村的一个人给想出来的。去年下半年,她家稻田亩产八石呢。咱们县令听说之后,就找上那个人,然后,才有了全县郡强制这种法子种田。”
“天啊,亩产八石,她到底是怎么种田的,竟然会有这么高的产量?”
“听说就是按着这种法子,只不过人家就是聪明有能力,能做到这么好!”
“如果以后我们的田也能亩产七八石,那我们也可以天天吃上精米,不用担心挨饿啊!”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虽不能做到亩产七八石,亩产五六石,也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也不用挨饿啊!”
“嗯,说得没错!”
……
现在全安定县的百姓都在议论田产收成之事。
安定县刘大人这些日子也是微服私访,到处查看了一翻,对于这样的结果,真是满意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