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二天一早,这哥儿仨全没到五点就醒了。不为别的,胃里难受啊。
想想看,昨儿喝了那么多白酒,吃的可都是冷的熟食,连口粮食都没有,那是什么滋味?
说实话,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全应了王朔那本小说的名字了——看起来很美。他们这会儿最盼望的就是来口热粥喝。
结果这天早上,干休所食堂的战士们算是开了眼了。
五点半刚一开门,杨卫帆带着洪衍武和陈力泉打头阵就冲进来了,什么做好了吃什么,这一通足搓啊。
就着咸菜、鸡蛋,馒头干了十二个,棒子面粥,仨人每人喝了三碗。那就跟饿了三天没吃饭的主儿一样。
本来小战士们还觉着部队食堂不许浪费,怕他们拿那么多馒头,最后剩下粮食不好办呢。
可没想到啊,什么都没糟践。就俩字,能造!
吃饱喝足之后,仨人一下来了精神了。既然香山脚下那就甭白来一趟了。洪衍武、陈力泉和杨卫帆就打着饱嗝儿一起上山了。
中午他们从山上下来以后,是在“香山团城遗址”附近的村民家里打的尖儿。
这里全是旗民后裔,吃饭和京城人口味相差不多。
不过洪衍武他们也没吃人家做的农家饭。洪衍武的歪主意,花五块钱,买了两只老乡的鸡,还有点玉米、土豆。和两瓶子“土烧儿”。
他们自己动手,把鸡开膛破肚,拔毛撒盐。直接在人家院里生篝火烧烤。又另把玉米和土豆直接人家灶里的碳火堆里。
好吃不好吃的另说,反正别有风味。有点当年在滨城打野食儿的意思。
老乡看着都新鲜,更没想到的是,听他们胡侃更长见识。
几个小子一起坐下来边喝边聊,以洪衍武率先开启了无聊模式。
他故意做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
“咱们干喝没劲。我问你们几个问题吧,考考你的知识面。咱们的四大名著是什么?四大发明是什么?四大红是什么?四大硬是什么?四大白是什么?四大黑是什么?四大得意是什么?四大倒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