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中除了备有糕点、烟糖这些食品、副食以外。还卖热茶、冷饮。
除了蜡烛、火柴、针线包这样的日用小商品,还有劈柴、引火炭、信纸、邮票、报刊、杂志。
最方便的还有修理自行车的服务和提供气筒子。
而且还可以免费灌热水,还可以免费给顾客热烙饼饭菜。
完全可以说,它具有哪怕今天市场经济环境下那些知名商家,也不具有的服务意识。比今日大家早已离不开的便利店还要方便、周全。
因此这种商店对于所有的京城百姓简直像久旱逢甘霖。从“前门”设立的第一家起,一经广播电台报道,迅速发展到“王府井”、“新街口”、“西单”、“东四”、“东单”,又接连开办了五家日夜商店的局面。
哪怕在十年浩劫那个冰冷的年代里,这些“燎原日夜食品商店”也依然给百姓提供着脉脉温情。
所以说到这儿,后面的事儿也就显得很自然了。
由于“滚子”头几天为练手艺,没事就在街上串,去偷公家商店。他把地形都摸熟了,直接就带着“伸手来”和“二头”去了东四的这家“燎原”。
只可惜大概是因为偷了一笔巨款,把今天运气都用光了,他们竟然接二连三走上了背字儿。
没想到“燎原”店里,酒虽然管够,可吃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香肠和面包是没有了,糕点除了动物饼干,就只有硬的能砸死人的桃酥和能当撬棍使得江米条。
罐头除了水果的,就是凤尾鱼,牛肉的和午餐肉统统没有。
不过好在能下酒的,倒有两样新鲜的东西。那就是滨城产的烤鱼片四川的牛肉干。还都是小纸袋包装的。
结果几个人一合计,除了四瓶“华灯”牌的“京城特曲”,又买了两瓶山楂罐头,两瓶凤尾鱼。
至于柜台里的“烤鱼片”和“牛肉干”,各有百十来袋儿,那索性就全都包圆了。
最后“滚子”又提出个私人申请,说他喝不了白酒,想喝“小香槟”。
“伸手来”也痛快,一个字儿“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