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你们刚才把我的蛋糕抢走了,你们这帮混球,给我留一口了吗?……”
“虾爬子”特别能挤兑人。
“那是为了表示你的节约。”
这话简直让“飞蟹”想骂娘。
“那是别人花的钱,我节约干吗?”
可话音没落,“巴蛸”又接上了。
“这就更透着你小气。”
“哈哈哈!”
宛如群口相声一样的对话,让大家都笑了。
很快菜全部上齐了,此时除了新郎新娘在劝“飞蟹”和“死尸”“休息一会再吃点”以外,根本没人再搭理他们了。大家都把精力放在了伸筷对付桌上的菜肴上,吃得十分投入。
那是七十年代的标准吃法,多吃肉,夹肥的,海味也是主攻对象,却没人动青菜。
直到半个小时之后,席面消灭了一半,大家肚子里全都七成饱了,这才开始继续喝酒、划拳。
不说不笑不热闹,随着大家酒劲上头,聊天的气氛也越加热烈。
和男人们叼着烟卷、交杯换盏地大说大笑不同,向红拉着韩莹说起了体己话。她极其羡慕地反复给韩莹道喜。说她这些年实在是不容易,如今苦尽甜来,已经熬出来了。
这番话绝对是有感而发。因为向红和韩莹原本就是一个知青点的知青,这几天来,韩莹也是一直借住在她的家里。韩莹这些年的遭遇,她和“大将”重逢的过程,他们又是怎么走到一起来的,大多数的情况她都清楚。
并且,多年的插队生活也早把向红变成了一个讲究实际的人。她认为生活里和感情相比,对女人更重要的,还是生活舒适的保障。
所以说,一开始的时候,她如果只是因为“大将”对韩莹的过去毫不在乎,为韩莹办招工能冒险下海捕蟹的举动,产生了一些感动。
那么在陆续知道了“大将”为韩莹办了病休,长包招待所的房间居住,并亲眼目睹了今天的这场婚宴的排场之后,她就更因“大将”的出手大方、家底雄厚,而替韩莹欣喜若狂。